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悼念

悼念大原客庄的羅涂桂英

  • 2025/03/30

tai ngienˇhagˋzongˊge loˇtudˇgui inˊ

我的姑婆
to ngiam ngaˊguˊ poˇ

文 涂裕苓|圖 Jean Zhan

最疼涂家小孩的姑婆離世了,她是我們涂家東遷開墾的見證與口述最清楚的長輩,打從她16歲從台中來到只有牛車路的大原地區(現台東縣鹿野鄉瑞源村、瑞豐村一帶),一輩子都在這裡沒有離開過。雖然姑婆後來嫁至羅家,對涂家子孫仍照顧有加。可能我的阿婆很早就不在了,翻舊照片時發現自己都是在姑婆身邊跳上跳下。只是她很在意閩客婚娶關係,總希望子孫們能講客語;小時候我們常不小心和她對話時迸出了台語,總讓閩南籍的媽媽總是尷尬萬分。

後來長大後我在高雄美濃工作走跳,對自己的客家身分愈來愈有意識,等回到台東時,我帶著美濃腔的客語同她聊天時,姑婆很驚喜意外,笑著對我說「怎麼這麼會講了?」就和我嘮著客語,抱怨著現在後生都不講客語了。接著,她像是一部活字典一樣,一邊陪我練習講客語,一邊拼湊出我未出生前的早期生活,那些辛苦和生活記憶。我每次去探望,她都非常高興且充滿活力,九十歲高齡的她仍對每件事都記憶猶新,如數家珍。

2022年起姑婆身體每況愈下,於春末四月離世,我來不及再多問幾件事、多聊些天。從客委會出版的《客庄聚落村史——大原風情》當中讀到,姑婆提供了非常多庄頭老照片,她的口述記憶和保留的記事本記錄了1951年至1970年大原客庄的庶民生活史料,無論是當時蓋房子的成本、開田的田資,以及當時的薄荷、洋菇產業的收成情形⋯⋯等等都被姑婆生動又仔細地化作文字,將自身在東部二次移民潮中的所見所聞為後代留下清晰的一頁。

願姑婆好走,我會很懷念著您。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夏至號
Previous Article
  • 庄內新聞
  • 文化
  • 生活與文化

「打獅子」的武術功夫有了新傳承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生活與文化
  • 發現
  • 空間/場所
  • 關係

來杯梅酒聊鄉間生活祕技:找房子

  • 2025/03/30
View Post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