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評鑑、分級,守護在地茶品質――來自舞鶴的蜜香滋味

  • 2025/03/30

pinˇgam、bunˊgibˋ,suˋfu cai ti caˇpinˋ ziidˋ
loiˇcii vuˋhog ge med hiongˊziiˊ mi

瑞穗

文 杜筠|攝影 方凱平

蜜香紅茶評鑑競賽一直以來是南花蓮地區茶農們眾所期待的年度盛會。由瑞穗鄉農會舉辦的「花蓮蜜香紅茶比賽」,藉比賽建立分級制度,在專家評鑑後分級銷售,不僅鼓勵茶農精進技術、提升茶葉品質,也讓消費者有了能安心購買的參考指標。參賽茶農提供每批11台斤(1台斤600g)的茶葉,由農會隨機編號、隨機抽驗以把關茶葉品質,再經由評審評鑑、選分出優良、銅牌、銀牌、金牌獎等獎項後,由農會嚴格分裝、上封條、封膜、包裝。適逢疫情期間,今年於7月12日至13日舉辦的評鑑現場將採線上直播。

比賽中受評審青睞的各等級比賽茶,往往集結各自獨特的風味,但未獲獎的茶品未必就不是好茶,各批次數量限定的茶葉,記錄下栽種區域的風土滋味,不管是茶湯的色澤、品茶時的喉韻,都能感受到不同生長區域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

今年舞鶴茶區在未及梅雨季節的五月初就開始落雨,濕涼的天氣帶來較於過往不曾有的低溫,預期也將影響此區蜜香紅茶的滋味。大自然總是不可預期,田間的耕作、防治、除草,也因降雨日數增加而不斷延期,更增加採收期的變數。茶樹的生長不等人,錯過了正常的採收時間,茶葉過熟――就是茶農所說的「開掉了」(標準採收時機為芽心是顯著明顯的),部分比例滋味呈現尋常、均平、清新而淡遠,受到小綠葉蟬著涎的茶菁原料也確實相較於去年減少。即便在機械導入農業的時代,看天吃飯依然是農民日常。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夏至號
Previous Article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造就臺灣米出口史上的里程碑:大窩口米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庄內新聞
  • 文化
  • 生活與文化

「打獅子」的武術功夫有了新傳承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飲食

踏遍港都與台灣各地書寫「合味」精神――飲食作家郭銘哲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發現

日本太太的客家料理教室——LaReine Taipei

View Post
  • 工藝
  • 庄內新聞

相信直覺,捏塑出理想的自己——米口・陶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飲食

一探新竹獨特小吃「粉沯」!

View Post
  • 飲食

醞釀飲食與人情——屬於客庄的在地慢食運動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