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戶外
  • 自然

在角鴞的家,體驗生態耕田

  • 2025/03/30

cai fungˇmugˋmeu teuˇdiauˊge vugˋkaˊ,tiˋngiam senˊtai gangˊ tienˇ

芎林

文 潘醇|攝影 KRIS KANG

位於芎林飛鳳山東南麓的永興村,由溪谷中的王爺坑和鄰近頭前溪的十股林兩個傳統聚落組成,是芎林面積最大的一村。這裡不僅三面環山、自然資源豐沛,也與全臺灣第一且唯一的環境信託——鹿寮坑的自然谷毗鄰,是領角鴞、黃嘴角鴞等保育類物種的重要棲地。受到淺山開發影響,這些保育類角鴞的棲地被大量破壞,缺少樹洞築巢,再加上現代慣行農法的施藥,間接讓角鴞(客語讀音字:紅目貓頭鳥)捕食含農藥毒物的田間獵物,導致數量逐漸減少;部分農家更為了防止田鼠破壞作物而投放老鼠藥,更加劇了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此地原有的生態系統日漸失去平衡。

近五年,在村長的帶領下,永興村村民們也漸漸重視王爺坑溪周邊生態,並採用對環境更加友善的農法開始復耕,並少量引入、種植了約六分地的黑米,推出別具特色的「王爺黑米」品牌。2022年初一群在地居民與青年也加入永興村環境復育和產業振興的行列,在十股林的二分田上嘗試打造「角鴞米」。除了延續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及老鼠藥,手工除蟲除草的友善耕作模式外,還設立棲架、巢箱,希望吸引領角鴞及黃嘴角鴞等「鳥員工」來捕鼠,讓人與原生動物能聯手管理這一方田地。

藉著開放社區民眾一同參與春分插秧、小滿拾螺接力賽等農事體驗,角鴞米團隊不僅希望傳遞友善農法和角鴞保育的理念,也期待透過親自參與稻米生產、加工,甚至烹調的過程,讓習慣現代飲食消費的參與者們有機會接近稻米的生產現場,對食物、環境、地方的產業與糧食生產者,有更全面的認識。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夏至號
Previous Article
  • 戶外
  • 自然

一處山野文學的入口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飲食

初夏的巨大飯糰食譜:粽子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自然

生活的底蘊,是珍惜──山山藝文實驗室與淺山之美

View Post
  • 自然

繼承稻田的小農之路:從友善驅鳥開始盡一份環境責任

View Post
  • 在路上
  • 自然

面臨極端氣候,鏡庄湧泉水圳近日伏流重現

View Post
  • 戶外
  • 探索
  • 自然

昆蟲學家徐堉峰: 「別叫我權威,我只是個以興趣維生的幸運兒

View Post
  • 生活與文化
  • 發現
  • 自然

伯公廟旁的老樟樹,標誌庄與河流開發史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發現
  • 自然

到產地拜訪竹田公主!花市聞名的千代蘭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自然
  • 飲食

水果王國卓蘭地產藍莓搶佔市場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自然
  • 飲食

赤科山花季新體驗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