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gˋco ziiˋ gungˊ ngi
芎林
文 張雅婷|攝影 林家賢
沿著安靜的巷弄、蜿蜒的小路長驅直入,離囂不離塵的幽靜竹林就映入眼簾,路邊桂竹林圍繞著的,就是紙寮窩造紙工坊。
18世紀(清朝乾隆末年)劉傳老到芎林時,看見三面環山、擁有豐富的桂竹與水資源的紙寮窩,便選定此地來開墾家園。起初劉家以農業為生,後來傳至第三代時,開始了以竹造紙的工藝,也讓這項技術傳承了2世紀之久。此處桂竹一個月就能長成,生長速度快,因此是容易取得又環保的造紙材料。
「用竹子製造的紙是黃色的,」紙寮窩造紙工坊志工徐圓圓介紹,就像是拜拜使用的金銀紙,是手感粗粗的、有著纖維長的紙質——以前老一輩常說的「粗紙」指的就是金銀紙。臺灣因民間宗教盛行,金紙產業因此興盛,紙寮窩往昔為北台灣最大的造紙聚落。這裡產出的紙和一般紙張不同處在於,並不是採用烹煮將紙漿分解,而是用石灰浸泡軟化纖維,再透過水牛以石輪碾碎竹子,接著用人力腳踩方式搓揉成為紙漿。由於剛撈起的紙漿水分含量高,因此工坊也以槓桿原理的古法壓紙,最後再用手工揭紙進行曝曬。
日治時期禁止臺灣在地的民間信仰,而後又受到機械化造紙影響,以傳統造紙產業維生的紙寮窩便逐漸於1970年代沒落,漸漸地金銀紙供應開始仰賴進口。1994年,在紙寮窩成長的長輩們決定找回兒時沒落的造紙文化,開始尋求政府部門及學界協助,成立造紙工坊,盼能讓後輩子孫能夠重新認識在地造紙產業文化;同時,也將過去繁複、時程又長的傳統工法簡化,讓人能夠以紙漿透過手抄網製紙,3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手抄紙。透過造紙工坊結合周邊生態、文化導覽,不僅重新凝聚了過去紙寮窩的社區意識,也讓人重溫紙寮窩的桂竹造紙工藝的手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