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空間/場所

人與食物森林共存的他方 柚園。微棲所

  • 2025/03/30

nginˇtungˇsiid vud semˊnaˇkiung sunˇge ti fongˊ iu ienˇ。 mi ˊqi ˊsoˋ

麟洛

文 歐陽嶽|攝影 林科呈

近年,柚園生態區的最深處,出現一座相鄰著滿滿睡蓮池塘的樹屋,稱為「微棲所」。四面落地窗結構,讓周圍的森林湖光景色一覽無遺,許多人來到這恬靜安詳的環境裡,體驗各樣心靈的活動:如瑜珈、靜坐、茶道、花道,還有園藝治療。柚園的主人吳宗憲說,這片園區由「生活」出發,歷經「生產」與「生態」的淬鍊,最後回歸於心靈上的「生命」。

18年前,三位流著客家以耕養讀血液的在地年輕人,以精專的農業知識反哺於耕地,將一片2公頃的白柚檳榔園開墾成一座生態平衡與養分循環的有機農場。「我們三個人,一個是做教育的,一個是做螢火蟲復育的,我是做景觀的,」吳宗憲回憶說著:「10年後樹長大了,生態做好了,我們才開放生態教育。每一季都有固定的活動,1到3月我們辦彩虹湯圓祭;4到6月我們辦螢火蟲祭;7到9月我們玩水、吃涼麵,取名涼一下;10到12月我們帶大家做Pizza與窯烤雞。」活動中使用的食材,也大多都取自於園區。

「柚園」,如同「又緣」與「又圓」,如同圈圈互聯的同心圓,如同向外擴散相互碰撞的漣漪。園區也以此概念規劃,首先以雞舍改造為生態教室的動態農村生活體驗區為觸發點,跨過爬滿客家新丁花的第一道圓弧樹牆,來到一畦畦扇形的菜圃與花園拼成的生產區;此區以有機方式栽培葉菜、蘆筍、芋頭、秋葵、鳳仙、客家五花等,提供生活體驗課程的各類食材、香花與顏料。接著,穿過第二圈以許願藤圍成的走廊後,就會來到溼地、果園與森林構成的生態復育區:布滿馬兜鈴等蜜源食草的蝴蝶園;密實灌木圍成的圓形迷宮;一淺曲折蔓延小溪的螢火蟲棲地;可可、樹葡萄、疣柄魔芋等的奇異果園;以及多層次生態環境的食物森林。

「就像森林一樣,一層層的配置,每一層都可以吃,」吳宗憲解釋,「像這香蘭,可以煮茶。過來就是芋頭,後面是桑樹。再往上是沙梨橄欖、酪梨,後面是毛柿。最高的是牛奶果、蛋黃果」。多元的森林環境涵養了水源、豐富土壤的養分,同時也提供許多生物棲息,人們探訪此地可以更瞭解大自然的生態奧秘。

最後,他也提到,今年底12月3至4日柚園將會舉辦自然生活市集活動,聚集有相同理念的攤位與藝術表演、圍繞著營火跳舞,展開一場客家還福的「土地湯」儀式。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秋分號
Previous Article
  • 自然

友善種茶前的雜草管理學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空間/場所

蘆竹湳古厝: 「高年級生」的創作教室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大事記
  • 空間/場所

關係與定義,在聚集中發生——亼聚共作空間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從田野到書架,推廣在地飲食文化——米米書店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回家,和過去的自己和好——隱身在木材工廠裡的「屋咖人」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菸草燻製記憶,用夥房詠唱土地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自然草本,銅鑼淺山的女性生活樣貌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歡迎來到低調世界:吸貓、看山、吃好米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復育大風草製草藥,新埤鍾屋夥房的新式活化

View Post
  • 庄內大事記
  • 生活與文化
  • 空間/場所

新埔義民廟任用新一代廟務執行 詹俊彥:「我喜歡傳統的東西!」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