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自然

友善種茶前的雜草管理學

  • 2025/03/30

iuˊsan zung caˇjin qienˇge cab coˋgonˋ liˊ hog

玉里

文 林鈺雯|攝影 李維尼

今年,赤科山上萱園居裡的茶種紫鵑,與雜草共處了整個夏天,仍然長得很高。紫鵑屬於普洱茶系喬木,可做成不發酵綠茶跟全發酵紅茶。據說,紫鵑製成的紅茶甜味中帶有特殊花香味。「它的味道與眾不同。」萱園居主人楊枝卿說。

楊枝卿的客家血緣來自從新竹竹北搬到花蓮的爺爺奶奶,而外婆是苗栗人、母親在花蓮出生,父親會講四縣和海陸兩種腔的客語。「自己開始做茶、瞭解茶之後,跟很多人交流後才發現,客家人對茶的執著非常明顯。」枝卿說,茶在客家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起初,赤科山上沒有人做有機種植,萱園居跟著縣府無毒農業政策開始嘗試,將本來種植兩公頃的烏龍茶轉作有機,第一年經驗不足,茶樹都死掉了。「像是人體原本習慣吃垃圾食物,要改吃健康食物,需要適應。」枝卿說,眼前這一片茶園最後僅存金萱的部分。即便專家學者提供許多建議,幾經測試卻都沒有效,只好自己找方法。

枝卿決定從「種茶苗」開始,有機茶樹長得很慢,儘管病蟲害少,但雜草多,「你知道什麼時候要拔草,但請不到人拔草!草長到蓋過茶,茶就被悶死了。就得重種。」她表示,幾年下來,終於掌握到除雜草的時機和除草的方式,而要種新茶就種一個人管理得來的範圍。

今年種了兩千棵紫鵑,考量到有其他茶種跟金針要顧,枝卿買了稻草蓋滿土地,成功地抑制雜草,將這塊有機茶區顧起來。回顧過往,夏天熱得要死也堅持把草除光,結果蟲沒有草可以吃,太陽太大就把茶曬死了。「做過後,要修正,別人跟你講才會被點到。」種植這件事,一分耕耘一分體悟。

談到赤柯山20年來主打的金針花海景點,枝卿憂心地說:「今年踩了花根部的泥土,土硬了之後,隔年很難再長出花來;遊客每年都在踩,還要怪農家沒管理好、花沒開好。讓人很灰心。」枝卿認為,自然資源有限,除了控管人潮,也該轉念,「希望更多人來到這裡,是為了體驗在地生活。」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秋分號
Previous Article
  • 自然

一張農家和土地世代 相依的座標圖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空間/場所

人與食物森林共存的他方 柚園。微棲所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自然

生活的底蘊,是珍惜──山山藝文實驗室與淺山之美

View Post
  • 自然

繼承稻田的小農之路:從友善驅鳥開始盡一份環境責任

View Post
  • 在路上
  • 自然

面臨極端氣候,鏡庄湧泉水圳近日伏流重現

View Post
  • 戶外
  • 探索
  • 自然

昆蟲學家徐堉峰: 「別叫我權威,我只是個以興趣維生的幸運兒

View Post
  • 生活與文化
  • 發現
  • 自然

伯公廟旁的老樟樹,標誌庄與河流開發史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發現
  • 自然

到產地拜訪竹田公主!花市聞名的千代蘭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自然
  • 飲食

水果王國卓蘭地產藍莓搶佔市場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自然
  • 飲食

赤科山花季新體驗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