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探索
  • 飲食

水感十足的粄食:碗仔粿

  • 2025/03/30

dongˊiuˊsuiˋgamˋ(QQ)ge banˋ:vonˋeˋbanˋ

內埔

文 歐陽嶽|攝影 林科呈

吃過碗仔粿嗎?碗仔粿為客家的傳統點心之一,其實就是台灣碗粿的前身,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在北台灣的客家人都以「水粄」稱之,在馬來西亞則稱為「水粿」,在吉隆坡一帶以「碗仔糕」為名,而新加坡則以音譯「Chwee kueh」,稱之潮粿。

碗仔粿是以在來米磨成粉,加水調製成漿,倒入碗中後,再以蒸籠蒸熟製成。吃的時候再加上以菜脯、蔥與蝦米炒成的配料與醬油膏。潔白柔軟的水粄易於久藏保存,平時都是作為早餐或點心的餐點,也可以當作哺育小孩的代用品。如今只有在傳統的客庄裡,才能吃到正宗的碗仔粿。

在著名的屏東內埔六堆天后宮前,光明路上仍有「一品碗粿」碗仔粿專賣店在製作販售碗仔粿——晶瑩剔透的水粄,冒著淡淡粄香的熱氣,灑上菜脯配料與淋上特製的黑醬油,入口後客家獨特的蔥爆與香鹹清脆的菜脯,經過咀嚼讓柔嫩的水粄散發出更濃郁的米香味。碗仔粿的味道與碗粿相似,但添了許多稻米的清香。

而甜的碗仔粿看起來像年糕,吃起來卻柔軟地入口即化,並帶著古早黑糖混著米香的獨特味道。被問到如何做出如此美味的碗仔粿?「影響口感的最大因素,就是水跟米的比例,還有火候,」店主黃淑苹笑著說,「我自學的,蒸了一個多月,每天發給鄰居吃,然後他們說可以賣了,我就開始賣。莫名其妙地就做了18年。」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秋分號
Previous Article
  • 探索
  • 空間/場所
  • 飲食

吃一碗在地偏好:黑糖粿豆花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探索
  • 空間/場所
  • 飲食

福利社麵店,返校第一站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飲食

踏遍港都與台灣各地書寫「合味」精神――飲食作家郭銘哲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飲食

一探新竹獨特小吃「粉沯」!

View Post
  • 飲食

醞釀飲食與人情——屬於客庄的在地慢食運動

View Post
  • 飲食

陽光、鹽巴與時間的醃漬魔法——「剛剛好。灶下」陳慕貞

View Post
  • 飲食

穀雨採茶季:品嚐苦澀,才能等待回甘──國展茗茶尹國士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