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發現
  • 自然

縱谷裡的雙色火龍果,嬌小皮薄、溫溫鬆鬆

  • 2025/03/30

jiungˋgugˋduˋge sungˊsedˋfungˇliungˇgoˋ,iu xiu piˇpog 、 vunˊvunˊsungˊsungˊ

玉里

文 杜筠|攝影 李維尼

今年,花蓮縱谷出產的雙色火龍果體積偏小,10幾年前開始在玉里種植雙色火龍果的劉美莉,拿著一手種植的作物說:「天氣太熱了!去年這個時間我已經出超過兩千箱,目前還不到一千箱。」長不大的果兒直接呈現詭譎的環境變化。雙色火龍果相較於紅肉品種較為嬌小、薄皮、更有時效性;當果肉正在大,皮撐不住,就裂果了,要採就得馬上採,今天沒採、明天就裂了。裂果影響了作物的美觀,但也是甜度的保證,甚至有客人指定要買裂果。

7月至12月是火龍果的盛產期。它夜間開花,有蜜蜂來授粉才會結果,每一批花會開十幾天的時間,從花開到結果約經歷兩個月時間,當花開到9月,就能採收到11月。不同於市面常見的紅肉與白肉兩種火龍果,雙色火龍果切開後的果肉帶著粉紅漸層色,同時述說著氣溫的變化:溫度高肉色就偏白,掛果時間短;溫度低肉色則會偏紅,冬天的掛果時間會多一個禮拜。

用身體感受季節,是在農田裡的生活直覺。在火龍果園裡,除了氣候環境冷暖的影響,何時剪芽、何時謝花,同個枝條上來、該留幾個花苞,到果子掛在枝頭的時間長或短等等,在園子主人劉美莉的眼中,是收穫的成果,也考驗著過往累積的經驗。

火龍果看似種植容易,實際上得半年巡田除草養護果園,另一個半年則是忙碌於凌晨4點的採收與傍晚後持續6小時的挑果、包裝、出貨。這種原產於中美洲地區的仙人掌科植物,照顧時免不了常常被刺,劉美莉說:「工作本來就是這樣子啊!」工作絲毫不馬虎的她,細心地套上黑網,多一道工序,是為了防止果實被肉眼看不見的蟲叮咬,希望客人們能收到漂亮的火龍果也能吃得安心。劉美莉提醒,食用雙色火龍果可先冷藏再食用,剛採下來會溫溫鬆鬆的,冰過後吃起來口感更脆、更多汁!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秋分號
Previous Article
  • 空間/場所

蘆竹湳古厝: 「高年級生」的創作教室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發現
  • 自然

只在夏夜裡迸裂的煙火 ——穗花棋盤腳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發現

日本太太的客家料理教室——LaReine Taipei

View Post
  • 發現

山麓下的飲食大熔爐——台東關山電光社區

View Post
  • 發現

伯公引水,入山敬神——大茅埔山客的生活經驗

View Post
  • 發現

簪金掛紅——守護客家祭儀的振美玻璃佛具行

View Post
  • 發現

在竹東中央市場長大的孩子──池力奇的飲食記憶

View Post
  • 自然

生活的底蘊,是珍惜──山山藝文實驗室與淺山之美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發現
  • 飲食

貓兒干花生醬:「誰說花生豆腐就得是鹹的!」

View Post
  • 自然

繼承稻田的小農之路:從友善驅鳥開始盡一份環境責任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