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ngˋgugˋduˋge sungˊsedˋfungˇliungˇgoˋ,iu xiu piˇpog 、 vunˊvunˊsungˊsungˊ
玉里
文 杜筠|攝影 李維尼
今年,花蓮縱谷出產的雙色火龍果體積偏小,10幾年前開始在玉里種植雙色火龍果的劉美莉,拿著一手種植的作物說:「天氣太熱了!去年這個時間我已經出超過兩千箱,目前還不到一千箱。」長不大的果兒直接呈現詭譎的環境變化。雙色火龍果相較於紅肉品種較為嬌小、薄皮、更有時效性;當果肉正在大,皮撐不住,就裂果了,要採就得馬上採,今天沒採、明天就裂了。裂果影響了作物的美觀,但也是甜度的保證,甚至有客人指定要買裂果。
7月至12月是火龍果的盛產期。它夜間開花,有蜜蜂來授粉才會結果,每一批花會開十幾天的時間,從花開到結果約經歷兩個月時間,當花開到9月,就能採收到11月。不同於市面常見的紅肉與白肉兩種火龍果,雙色火龍果切開後的果肉帶著粉紅漸層色,同時述說著氣溫的變化:溫度高肉色就偏白,掛果時間短;溫度低肉色則會偏紅,冬天的掛果時間會多一個禮拜。
用身體感受季節,是在農田裡的生活直覺。在火龍果園裡,除了氣候環境冷暖的影響,何時剪芽、何時謝花,同個枝條上來、該留幾個花苞,到果子掛在枝頭的時間長或短等等,在園子主人劉美莉的眼中,是收穫的成果,也考驗著過往累積的經驗。
火龍果看似種植容易,實際上得半年巡田除草養護果園,另一個半年則是忙碌於凌晨4點的採收與傍晚後持續6小時的挑果、包裝、出貨。這種原產於中美洲地區的仙人掌科植物,照顧時免不了常常被刺,劉美莉說:「工作本來就是這樣子啊!」工作絲毫不馬虎的她,細心地套上黑網,多一道工序,是為了防止果實被肉眼看不見的蟲叮咬,希望客人們能收到漂亮的火龍果也能吃得安心。劉美莉提醒,食用雙色火龍果可先冷藏再食用,剛採下來會溫溫鬆鬆的,冰過後吃起來口感更脆、更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