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 sud tungˇnungˇse ziiˊgienˊ ,du he nginˇvunˇtungˇ
cii ienˇ ge tiauˇfoˇ
問答 走路草農/藝團
mun dabˋ hangˇlu coˋ nungˇ / ngi tongˇ
採訪 Diane Tang、詹雅婷 | 文 Diane Tang | 攝影 KRIS KANG | 展覽作品圖片提供 走路草農/藝團
藝術與農業這兩個看似南轅北轍的領域,在藝術家劉星佑、陳漢聲所成立的「走路草農/藝團」中,讓這兩者有了共通的切入點。不同於多數人印象中在美術館、畫廊欣賞藝術那般有距離感,他們的創作兼容了對於土地、社區的草根性,兩位的性格也十分親切,話匣子一開,不僅能夠暢聊藝術創作、農家背景與地方文史,生活的玩笑話也會不小心從嘴巴裡一股腦兒地溜出;更進一步談到兩人是如何意外發現自身與「客家」的關聯!
Q1走路草農/藝團的起源為何?期望達到什麼理想?
劉星佑(以下簡稱「劉」):以「走路草農/藝團」(以下簡稱「走路草」)這個名稱正式對外發表的時間大約是在2015年,藉由農業作為創作的切入點。在藝術圈裡,家中務農並不是個常躍上聊天內容的話題,我們兩個卻在彼此對談中,發現了家中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慣與長輩務農的根本。
從高雄到台北工作的我們,本就持續從事藝術或創作相關領域的工作,觀察到「親近土地」相關的工作坊活動,內容不外乎是協助農忙採收、以雙腳感受土地等,那些必須付費才能參與的體驗,在在是我們在原生家庭既有,且非常熟悉的事物!因而逐漸意識到,農業其實就是我們團隊一個很好的賣點,也是與自身成長歷程最貼近的創作起點。
有了這層面的視野交換後,我們也更加地意識到,務農生活對許多平日生活在大都會裡的人們而言,相對是稀且有趣味的;同時,為了降低家中長輩對於我們從事藝術創作工作的不安全感,讓他們也參與走路草的藝術發表、可以參與計畫的過程。我們希望透過藝術的轉換,有更多受眾願意聆聽農業的故事,進而理解務農的辛苦之處,以及隱藏在當中的產業相關議題、農民所面臨的現實挑戰等等;這也算是我們的策略!
Q2你們有哪些具代表性的關鍵創作或展覽?
劉:我第一次到台北工作時,在辦公室發現了印著「美濃水蓮」字樣與圖示的傳統蔬果紙箱,我那時候非常驚訝,心想:「是美濃耶!」我的出身源頭甲仙就在旁邊!便把這個讓我想起遙遠家鄉的紙箱撿回家,它也成為了我們《思箱計畫》的第一個紙箱。
陳漢聲(以下簡稱「陳」):此後,我們開始蒐集了各種印有不同地名與物產圖樣的傳統蔬果紙箱,更發揮探尋藝術史的精神,四處探聽追溯紙箱上的字型與圖樣來源,至今已收藏有300多個紙箱,我們汲取紙箱上頭的圖樣做轉換,催生出《思箱計畫》的一系列創作。此計畫一開始於美術館發表,後來愈來愈深入社區,例如為環南市場的果商設計專屬紙箱等;我們也把創作帶到花蓮等地方藝術季展出。
近期除了接受許多教育兒童與工作坊的邀約合作,我們也延伸出也可以購買這項藝術品的計畫——只要填單預訂,藏家就會收到內部盛裝著蔬果的紙箱,想要收藏紙箱,就得買菜。我們想表達的是,只要購買,藏家也會是小農的一部分,並非只有種植的農夫才算數,藉由帶有藝術性的語彙讓大家象徵性地參與農務。我們認為藝術和農事之間,都是人文與自然的調和,兩者可以相互類比。
Q3你們曾製作過與客家文化相關的展覽,內容為何?帶來什麼影響?
陳:我們曾受邀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展出一個戶外裝置作品,是比《思箱計畫》更為早期的作品《我們原來也是原鄉人》。由於該公園附近有客家聚落,因此特別設計劃分了一塊如梯田的區域給當地客家人認養種植,我們看見如此和諧的畫面,所以發想出一台有層架的推車,層架上種植著菜苗,外頭則有我們繪製的白蘿蔔、水蓮等紙箱圖案與文字,希望能以趣味又相融的方式,與原有的農作共存。而這個裝置也由當地的客家人協助澆水照顧,最後我們也將菜苗全數送給他們,作為感謝,成就了一場趣味的互動交流。
2017年,以「思箱計畫-香港製造」之創作參與《入世・離地/貼地・出世》港台藝術交流展。 2018年,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裡展出《我們原來也是原鄉人-客家當代農業美學展》,試圖透過藝術凝聚社區意識。 2021年,於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展出作品《白浪海嘯吃菜吧》,集結1000棵植物、100組燈管、10種野菜,以創意的方式提問。
Q4怎麼發現自身與客家的連結?對於客家文化有何認識?
劉:原先都認為自己是閩南人,畢竟連爺爺、父親也這麼認知。直到我們將原鄉生活中常見的醃菜融入走路草的藝術工作坊活動中,開始有人問起我們擁有客家血緣的可能。詢問家中長輩與親戚後,才自他們口中的訊息,拼湊出過往的家族的遷徙歷史,也從如元宵節隔天掃墓、除夕夜當晚拜天公等家中遵循的傳統習俗,還有飲食的醃漬習慣⋯⋯覺察到自家與他人的不同。
加上甲仙也位處六堆客庄地區,「劉」更是客家大姓,種種跡象都顯示,我們應該屬於「福佬客」的族群。所以我對於客家文化的想像並非那麼標本式,而是在生活的軌跡當中並行。
陳:我們兩人的情況和追溯方式都很相似。我從來沒有被告知家族有客家血統,從小也都是講閩南話。不過,我媽媽也有醃漬食物的習慣,如醃花椰菜、破布子、做棗子乾等,雖然這並不能作為客家人的證明,但客家族群的確經常以醃漬的方式保存食物。後來,更得知媽媽和母系家族都拜義民爺,深入查資料才發現,祂也是客家族群主要的祭祀對象之一,從這些蛛絲馬跡推估自己應該也是福佬客族群(笑)。
一件與客家羈絆的物件
idˋ kien iˊ HAKKA kienˊ ban didˋ dungˊ xiˊ
筍片刨刀
劉星佑的甲仙老家種植竹筍,奶奶經常拿著這把刨刀削竹筍,熟練地刨出筍片以便醃漬或加以料理,成就家中餐桌上常見的各類菜餚。它就像是刨紅蘿蔔絲、地瓜絲的刨刀,只是體積更大了些。不久前,星佑的媽媽還拿它來削筍子呢!
木秤
陳漢聲的外公過去曾種植稻米,也經營過花生中盤商的生意,這把木秤是他每日使用的工具,有時還需搭配米斗使用,拿來為農作秤斤論兩買賣交易之用。即便木秤已損壞、無法使用,卻也成為家族昔日辛勤與刻苦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