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uˇ lid sii kiˊ duˋ koˋ gien tungˇ budˋ koˋ gien ge suiˋ lu finˇ jiagˋ
苗栗市
文 陳建成|攝影 陳安嘉
水圳,流過土地,便開始傳唱城鎮發展故事。1755年時客家移民開墾苗栗地區,興築了「貓貍三汴圳」,才把這一塊土地從旱田轉為水田,漢人文化也從此進入苗栗市區,漸漸堆疊出仕紳、儒學等等社會階層,帶動1889年設立英才書院,影響包括後起烈士吳湯興、丘逢甲。因此水圳不只是一項水利設施,更是苗栗市在地文化脈絡的索引。
苗栗的水圳主要引自後龍溪,進入市區之後交錯形成網絡,例如苗栗市南端的百年聚落──楊屋伙房就是被水圳環繞。伙房核心區域看起來像橫倒的「D」,「當時有人以船型稱呼此地,這種想像,不僅成為伙房的祝福,實質上也兼具防禦盜匪作用。」住在伙房的楊明璋表示,同時因為便於使用水源,家族事業包括發展藍染製品,以及各種與水圳有關的工作,讓家族枝繁葉茂成為地方望族。
雖然現在苗栗的水圳大多已水泥化,不復見當年魚蝦在圳底石縫穿梭的風景,不過在苗栗市僑育街,卻有一塊圳底石頭救過溺水兒童,因此受人修建祠堂供奉,祂是客家人稱「石哀(shakˋ oiˊ)」的特色信仰。
石哀即華語的石母,石母信仰現存集中於苗栗縣,大多都在水圳邊出現,以護佑孩童成長為主,而不同地區的石母,有各自的典故、形象、誕辰。苗栗僑育街的石母誕辰,訂於農曆五月初六,屆時,有給石母當契子的信眾,就會回來換絭(註)和祝壽,並在端午時節舉辦祭儀,頗有提醒父母注意天氣轉熱,要注意開始有蚊蚋孳生、食物易腐,對孩子照顧要格外留心的寓意。
順著水圳來到下游農田,水圳滋養稻作,而客家人擅於米食加工,做成新丁粄、紅粄等粄食,又再次與信仰生活連結在一起。也因此,當近年我們大力推廣客家米食時,也可以試著讓思路溯源而上,關注水圳汙染狀況,或是重新連結共同在水圳邊的記憶。
去年夏季青年團隊在楊屋伙房旁的水圳進行藝術創作,用反向塗鴉方式,在水泥駁坎上刻劃魚群、竹林意象,試圖重現圳邊理想生活樣貌,也是致敬當年先民開鑿水圳,並懷著持續耕耘這片土地的心意。
註:絭牌是保佑新生兒平安長大的物件,會以紅線穿過,掛在孩童身上,每年神明生日,就需換上新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