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商業經濟
  • 飲食

體會發酵的魅力!無思農莊甘酒釀計畫 夏天清爽相迎

  • 2025/03/31

tiˋ fi fadˋgau ge mi lid ! vuˇsiiˊngungˇzongˊgamˊjiuˋngiongˇge vag koiˊ zanˋ zungˊ

吉安

文 林鈺雯|攝影 方凱平

春末初夏,在台灣檳榔心芋產地吉安鄉,一片片水田裡芋頭剛種下,小葉隨著春雨搖擺,預計9到10個月後,在年末採收。無思農莊與在地農友阿培合作的「甘酒釀」芋頭口味今年上市,是有機商店的季節限定商品。阿培租借生態田一分地種植芋頭,第一年產量並不多,淡淡紫色的芋頭甘酒釀,是運用花蓮縣吉安鄉的高雄147號稻米、台梗16號、檳榔心芋頭發酵而成,香氣濃郁,近似芋頭發酵乳,爽口不膩。

推廣自然農法、2016年在台北各大農市集起家的品牌無思農莊,是第一線面對消費者的食農生產者,多年來透過市集DIY課程,養成固定消費者購買活味噌、活鹽麴,而第三項產品,即是發展已超過五、六年的甘酒釀。「酒釀是台灣的發酵技巧,甘酒是日本的低溫發酵技巧,這個產品名稱並非要規避酒法,而是將台日作法與兩個詞合併!含量沒有酒精。」無思農莊負責人李洺展說,甘酒釀的誕生,是為了嘗試拓展食材運用的可能性——紅糯米等穀類都可以作為原料,也納入花朵與水果的使用,除了運用到台灣品種的米,也偏向跟具備食物森林觀念(註)的生態微型農合作—「農友只有產量兩公斤的桑椹,就可以被我運用。」

「甘酒釀」是一項以穀類作物發酵的飲料,發酵過程中使用沒有酵母菌的酒麴,全製程也利用溫度控制,進入醣化階段的溫度會控制在50度以上、或10度以下。「若是在常溫帶,菌就會長出來成為酒。」李洺展進一步解釋,製程第一階段是培麴:食材歷經36小時自然發酵成米麴(使用高粱酒麴搭配酒釀米麴)。第二階段發酵,通常是調整風味的時段,再加入糯米飯進行低溫發酵50度到60度,放置8小時讓甜酒釀的營養推昇極致。而後即刻急速冷卻,接著會再置入冷藏,進行第三階段微發酵,讓香氣倍增、口感溫潤。「發酵過程有三種溫度,會讓不同的菌運作。」李洺展補充,這個過程中澱粉大量轉化成葡萄醣,可以迅速補充體力,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所需酵素,以及維他命B群和寡糖。迎接夏季,以冷凍存放的甘酒釀,雪酪狀態正好搭配冰品與氣泡水,更是一瓶代表台灣好米的精華。

今年無思農莊將工作室打造成「共享釀造空間」,以「手釀人制度」開放農友來學習初級農加工發酵技術,使用友善耕作的原料,且將原料使用的效率最大化,製成自然顏色與地方口味的「甘酒釀」。接下來企圖連結花蓮在地獨特風味的小農作物,讓喜愛手釀者短居花蓮時,更能體驗自足生活、品嚐真食物。

註:仿效天然森林以最低限度的維護管理,打造多元的生態系統。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芒種號
Previous Article
  • 商業經濟
  • 飲食

從地方製作到連鎖供應的漬物品牌 ── 阿金姐工作坊

  • 2025/03/31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發現
  • 空間/場所
  • 飲食

黃子軒帶路!訪新竹城內生活的客家朋友們

  • 2025/03/31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飲食

踏遍港都與台灣各地書寫「合味」精神――飲食作家郭銘哲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飲食

一探新竹獨特小吃「粉沯」!

View Post
  • 飲食

醞釀飲食與人情——屬於客庄的在地慢食運動

View Post
  • 飲食

陽光、鹽巴與時間的醃漬魔法——「剛剛好。灶下」陳慕貞

View Post
  • 飲食

穀雨採茶季:品嚐苦澀,才能等待回甘──國展茗茶尹國士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