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en limˇ kid donˊ tienˊ siiˇ,giang zongˊ iungˋ qienˇ suiˋ zun iaˋ cam eˋ fug liuˇ cungˇ hien
文 李育琴
攝影 邱家驊
今年八月初,連續颱風帶來的西南氣流降雨,讓建功森林公園裡的湧泉又如約地到來,清澈的水再次流向聚落水圳。然而湧泉延遲、水量少已成為常態,如何運用不穩定的水資源,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考驗。
新埤鄉建功村舊稱「鏡庄」,因為過去曾有幾處如鏡子般的湧泉水池。村落鄰近林邊溪,每逢夏秋雨季結束,地層下飽滿的伏流水(註)就會從天然的溪溝底冒出。據村民們說,湧泉的源頭在村庄北邊的沙崙河和森林公園。半世紀前,沙崙河一帶是村民牽牛隻吃草、戲水游泳、釣魚撿螺的天然圳溝,不過如今因畜牧廢水污染,加以河岸水泥化及改道,湧泉的水量和水質已大不如前。
另一泉源在森林公園裡,建功社區過去推動社區營造積極保護的水源地,現在仍可見每年雨季後有湧泉流出。湧泉冒出後,沿著圳溝流向聚落,流過古蹟東柵門,進入村落夥房,流經舊穀倉以及廣大的田坵。在抽水馬達還不興盛的年代,水圳就是居民得以在此安居耕食的依據。
近幾年,極端乾旱氣候的發生,過往仰賴著豐沛地下水的建功居民,也感受到水資源稀缺的危機。2022年以來連續約600天沒有下大雨的日子,讓部分農地面臨用水的考驗。建功村砂崙社區農民,與南州、新埤的水產養殖戶出現質疑聲音,是否因為屏東縣政府在林邊溪畔建造的伏流水取水工程,把原本流進村落的水源抽走,讓農地抽不到水。
不過,研究日本技師鳥居信平建設二峰圳超過30年、屏東科技大學教授丁澈士指出,台灣每年用水僅占降雨量的20%,大量水資源都經由河川流入海洋,伏流水是取河床中沒有被利用的水源,是既不用電又省錢的工程。另外,由於屏東地區地下水使用量大,縣府在上游另外再建造了截洪水補注地下水的大潮州人工湖,讓雨季豐沛的水量存入地下,如此地下水有存有抽,水資源才能永續。
(註)
屏東地區民眾所稱的地下水,泛指所有地表下的水源。地下水:發生在地下飽和層的水;地下水自然地從地底流出地表,就是湧泉。
伏流水:河川及湖泊底部或側部砂礫層中所含的淺層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