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ˊ fad ge nui hamˇ,he kiang xiagˋ——sanˊ sanˊ ngi vunˇ siid ngiam siidˋ tungˇ qienˋ sanˊ ziiˊ miˊ
文|Haka小姐
攝影|陳安嘉
銅鑼,一個以杭菊聞名的客庄,獨特的淺山地形,溪流與水圳橫越而過的山林與田野,以及保存完整的客庄聚落,近年來吸引很多人不遠千里前來參加生態小旅行。
抓昆蟲、觀察動物、水圳玩水、野地生火、林間花草槌染,彷彿回到孩提時的外婆家,不只小孩,大人彷彿也跟著找回赤子之心,玩得不意樂乎。
而這一切的推手,是四年前才移居到銅鑼,山山藝文實驗室的楠暘。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畢業的楠暘,被這片鬱鬱蔥蔥,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環境吸引,「你知道嗎,這裡的人因為要燒柴水,從小就習慣收集柴火,他們會把柴火整理成一綑一綑的,儲備日常使用,這是每天的身體勞動,這些流汗的經驗很真實。」在自然中習作的魅力,讓他停留下來。他相信如果要了解銅鑼這片土地的人事物,就得先認識這片土地的信念,請來各個領域的老師,以銅鑼的淺山為主題,策劃各式生態體驗活動,並在裡面帶入銅鑼的歷史和傳統文化。
一開始楠暘就希望把個人講師為主的生態旅行,發展成有組織的商業產業。以往單打獨鬥的模式缺乏完整的包裝和行銷,較難被同溫層外的人知道,也不容易提升精緻度。唯有把行銷、行政、管理、設備、以及研究進修等費用納進來,才能吸引更多人投入,產業才有擴大資本和永續經營的可能。
和商業模式相悖的,是楠暘策劃的體驗範疇始終定錨在苗栗,不隨著季節和主題變換場域,這個決策在某方面限制了實驗室的獲利。但楠暘希望藉由一場場深根在地的生態小旅行,凝聚居民意識,重建社區文化,進而改變。
楠暘意識到,面對現代化的浪潮,銅鑼的開發案和土地破壞越來越多,如果再不做出些改變,將無法守護這片深愛的山林。所幸在楠暘的努力下,雖然沒有明顯的大破大立,但改變確實一點一滴緩慢的在發生。「以前這裡的人不覺得砍樟樹有什麼,但去年有一棵七十年的老樟樹要被砍掉,居民會開始關心,了解這是一件傷害土地的事。」居民們看待土地的觀點、孩子思考與自然的關係,這些微小的變化,讓他願意走下去。
他看見在地居民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社區媽媽組成結合藝術表演與在地地景的環境劇場,用在洗衣坑、茶園演唱的山歌重建獨特的在地文化。現在媽媽們不但會主動邀請朋友加入演出,甚至會自己增加戲碼。這些環境劇場的根本,始自居民的生活模樣,楠暘說:「一個人用心地照護著農作物、日日在夕陽下洗衣服、慢慢砍柴與燒水,這些簡單的動作,很真誠,也是善美。我看著這些動作,會感覺到他們生活的底蘊是珍惜。」
不僅是人的行為,他也注重人與自然的牽繫,在舉辦活動的淺山裡架設攝影機,發現至少有五種保育類動物棲息在這片樹林。當動物充滿生命力的影像在眼前蹦跳躍動,學員們能親身感受到原來人與動物是如此親密的共生在這塊土地上。
希望創造改變的心意也反映在開課模式中。目前山山藝文實驗室開設的課程近半數都是親子團,其實親子團的利潤是不如成人團的。但能夠帶著孩子一起親近土地,在心裡種下與自然共好的種子,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更深遠的改變。
尋找人與自然的共存,一如希望在商業和理想間達成平衡。「我會做到我做不下去為止。」楠暘愛著這片淺山的柔軟,如此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