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飲食

醞釀飲食與人情——屬於客庄的在地慢食運動

  • 2024/10/14

giugˋ cudˋ siid cab tungˇ nginˇ qinˇ — — sug iˇ hagˋ zongˊ ge cai ti man siid iun tung

文|林梵音
攝影|陳安嘉

那天一早,一群來自苗栗各地的青年,聚集在新竹永盛米粉工廠中,專注聽著導覽人員的介紹。他們是苗栗「慢食小聚」的成員,參與者包括廚師、地方文化工作者、咖啡店老闆、家庭主婦、學校老師等,透過每月一次的小聚,分享交流客庄生活的飲食經驗。

「慢食小聚」的發起人是來自頭份的傅偉珊,她在頭份出生長大,兒時常到南庄外婆家玩,血液中流著頭份與南庄的客庄記憶。曾經到台北求學工作,2018年休息期間回苗栗,讓她重新思考未來方向,發現自己一直都在往外追尋,卻沒有好好認識家鄉。重新回到南庄的外婆家,與仍然下田種菜的舅舅聊天,也參與苗栗青年舉辦的在地文化課程,她慢慢思考著自己是否也能為家鄉做一些事情。

一次與朋友的對話中,討論到近年花東的原住民部落,加入了「慢食運動」概念。「慢食運動」源自1989年的義大利,一開始是為了對抗速食文化,層面包含從作物到料理端上餐桌,提倡尊重環境以及人與人的交流。傅偉珊發現這些概念,跟從小在客庄學習到的觀念不謀而合,例如種在地、吃在地,不浪費作物和食材的任何部分,重視自然與人的關係等,因此在心中埋下了推廣客庄慢食的種子。

還有一次,傅偉珊以頭份在地的客家大湯圓接待日本友人。朋友吃完整碗六顆大湯圓,把湯喝光後,帶著驚為天人的表情說:「來台灣這麼多次,從來不知道有那麼好吃的東西!」這讓傅偉珊深刻感受到,大家不了解苗栗與客庄飲食的魅力,決定展開在地客家飲食文化的慢食運動。

從2023年起每月舉辦「慢食小聚」,帶領人們透過飲食產生對話交流。例如今年的主軸是「在來米」,它是客家常見各種米食的原料,如米粉、粢粑、米苔目等。透過舉辦工作坊、參觀農場、米粉加工廠等實地訪查,讓大家從作物開始認識食物的源頭,彼此交流,再把能量帶回各自的生活崗位,有意識地去選擇食物。客庄慢食運動的精神收斂為「從農到食的地方探索」,藉由慢食小聚的學習與交流,穩定而持續地實踐。

Share
Share
Tweet
leonie4679

Related Topics
  • 寒露號
Previous Article
  • 設計

城市裡的修煉場:設計與靈性的交會——the MEDIAN 身心靈導師石岱芸

  • 2024/10/14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空間/場所

回家,和過去的自己和好——隱身在木材工廠裡的「屋咖人」

  • 2024/10/14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飲食

踏遍港都與台灣各地書寫「合味」精神――飲食作家郭銘哲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飲食

一探新竹獨特小吃「粉沯」!

View Post
  • 飲食

陽光、鹽巴與時間的醃漬魔法——「剛剛好。灶下」陳慕貞

View Post
  • 飲食

穀雨採茶季:品嚐苦澀,才能等待回甘──國展茗茶尹國士

View Post
  • 飲食

在私廚料理中嚐見隱藏版客家味—— Jin 吳昇蓉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