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飲食

一探新竹獨特小吃「粉沯」!

  • 2024/12/09

siid kon aˋ xinˊ zugˋ tid pied ge diamˋ ximˊ 「 funˋ congˇ 」 !

文|汪倩妤
攝影|陳安嘉

在新竹舊城區經營五十年以上的楊家意麵,門口麵湯炊煙不斷,冰櫃裡備有豬腸、豬肝等小菜,隨時可以切上桌,店內的招牌餐點則是乾意麵與蚵仔煎。楊家的乾意麵是偏細的黃油麵,淋上肉燥,拌著韭菜、豆芽與貢丸,便是一道簡單雋永的好滋味。蚵仔煎餅皮焦脆,蚵仔新鮮,搭配鮮紅的甜辣醬,讓人食指大動。

不過既然來到新竹品嚐在地小吃,請務必點一道「粉沯」。「粉沯」是新竹特有的客家小菜,關於「粉沯」的意思和由來,飲食作家魚夫曾在〈粉沯、粉腸、粉腸仔,傻傻分不清!〉文中解釋:「水再加一個石頭就是沯,咱們說『搶搶滾』其實應作『沯沯滾』,是形容倒熱水由上往下沖的意思,把粉腸寫成沯,只不過屈從新竹人的台語腔借字而來,正式寫法還是應作粉腸。」不過,在族群融合的新竹,據說這道美食,當初是客家人為了節省家裡肉的使用,進而加上澱粉與水、構想出來的一道料理。宜蘭也有類似的小吃,稱作「粉腸」。而新竹「粉沯」雖與「沯」這個動作無關,流傳至今,也成為此地才有的獨特滋味。

在新竹的麵攤或小吃店,幾乎都能找到這道小菜,且每間店的味道與做法也不盡相同。楊家意麵的粉沯外皮是腸衣,灌進地瓜粉漿和瘦肉,蒸熟冷卻之後,搭配醬油和薑絲,吃起來冰涼軟Q,口感有些近似碗粿。之後有機會來到新竹,不妨點一道「粉沯」試吃看看吧!

Share
Share
Tweet
leonie4679

Related Topics
  • 小雪號
Previous Article
  • 藝術

全身投入,始終如一 ——3D藝術家黃海恩

  • 2024/11/24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發現

山麓下的飲食大熔爐——台東關山電光社區

  • 2024/12/09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飲食

踏遍港都與台灣各地書寫「合味」精神――飲食作家郭銘哲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飲食

醞釀飲食與人情——屬於客庄的在地慢食運動

View Post
  • 飲食

陽光、鹽巴與時間的醃漬魔法——「剛剛好。灶下」陳慕貞

View Post
  • 飲食

穀雨採茶季:品嚐苦澀,才能等待回甘──國展茗茶尹國士

View Post
  • 飲食

在私廚料理中嚐見隱藏版客家味—— Jin 吳昇蓉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