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工藝
  • 庄內新聞

相信直覺,捏塑出理想的自己——米口・陶

  • 2025/03/31

xiongˊ xin ciid gogˋ, ngienˋ cudˋ liˊ xiongˋ ge qidˋ gaˊ ― miˋ kieuˋ・ toˇ

文|楊孟珣 
攝影|陳安嘉

「米口・陶」是由陳美聿與詹昀軒於2015年共同創立的陶藝工作室,兩位創辦人結識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時期,當時昀軒主修陶藝,美聿則專攻纖維創作,在學時期原本互不熟識,沒想到多年後在研究所同學的展覽裡重逢,兩人回憶起求學時創作的初心與熱情,仍然十分嚮往,便毅然決然地放下原先穩定的正職工作,一頭栽入陶藝的世界。

來到米口・陶位於苗栗造橋的工作室,外觀是普通民宅,走進一看才發現別有洞天,工作室採取前店後廠的設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系列溫潤質樸的生活器皿,從陶盤、陶杯到花器應有盡有,店鋪背後才是美聿和昀軒的主要工作場域,兩人平日在此創作、開會、教學,隔壁的倉庫區則用來放置陶土及陶藝相關的大型機械。昀軒說,最初其實也曾考慮過其他縣市的房子,後來透過親戚介紹相中這間乳姑山山腳下的民房,於是才決定落腳昀軒的家鄉苗栗。

回顧創業初期,缺乏經驗的兩人也曾經歷過有活動就接,幾乎無法休息的時期,直到近年才慢慢摸索出舒適的工作節奏,兩人坦言「要相信直覺」是最大的練習。創立品牌的過程像是捏陶,剛開始需要慢慢培養手感、學習放下頭腦的評斷,熟悉之後就讓身體自然而然地接手、捏塑出理想的自己,而米口・陶的作品實實在在地映照著兩位創辦人的狀態與模樣。

如今米口・陶除了販售作品、參與市集擺攤,同時也將心力投注在教學。美聿笑著說,孩童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常讓她們感到驚奇,「我們大人很習慣把事物具象化,以為孩子在做的是某個東西,但後來發現完全不是。」昀軒也補充:「有時候孩子做的結構看似很容易失敗,但他們會想盡辦法讓它成形,很有意思。」

對兩人而言,米口・陶不僅是一間工作室,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希望米口・陶創作的生活器物,不只是單純的物件或擺設,而是像家人般陪伴的角色,可以很好地融入大家的生活。」從每日飲食的杯盤、湯匙開始,提醒自己慢下腳步、好好生活,如同昀軒和美聿在日復一日的創作中找回與自己的連結,也成就作品最真實美好的面貌。

Share
Share
Tweet
hanhow2002

Related Topics
  • 清明號
Previous Article
  • 庄內大事記
  • 空間/場所

關係與定義,在聚集中發生——亼聚共作空間

  • 2025/04/14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庄內新聞
  • 發現

日本太太的客家料理教室——LaReine Taipei

  • 2025/04/14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發現

日本太太的客家料理教室——LaReine Taipei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工藝

從記憶到技藝,以草編紀錄客庄文化風景

View Post
  • 工藝

乾一杯,台灣風土釀的濃醇地瓜酒——恆器製酒羅己能

View Post
  • 工藝

一條修復自然與人類關係的小徑——步道師徐銘謙

View Post
  • 工藝

修舊如舊,老東西的新生命──旭HEN惠古物商行徐旭儀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