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音樂

妖怪、客語與未預期的創作路徑——樂團 A_Root 同根生

  • 2025/08/20

文|羅健宏
攝影|Kris Kang

若不是因為參加比賽,A_Root同根生不曾想過,樂團有一天會與客語創作沾上邊。

來自宜蘭,A_Root同根生(以下簡稱同根生)是台灣少數將民族樂器融入編制的樂團。成員魷魚(主唱、小號)、智博(葫蘆笙)、小綠(柳琴、中阮、月琴)、阿羽(貝斯、大提琴、低音提琴)、DK(擊樂)、林喬(鍵盤、鋼琴)皆是音樂科班出身。前年樂團以翻轉台灣妖怪為主題的《邊緣轉生術Holy Gazai》入圍多項金曲獎,作品備受樂壇矚目。

意外打開的技能樹

專輯收錄的〈黑皮夫人〉就是樂團比賽的得獎作品。改編自嘉義東石鄉的地方信仰,同根生翻轉守護神黑皮夫人的典故,推廣吃素的環保理念,歌詞由劇作家陳弘洋操刀,是樂團首度挑戰的全客語創作。

同根生參加的比賽是2022年第一屆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創作大賽。智博表示,當初報名純粹是受到魷魚的啟發,「那時候魷魚參加了新竹縣客家新曲獎剛拿到冠軍,想說比賽沒有規定一定要是客家人才可以報名,想說就試試看。」當年,他們以這首作品奪得創作組首獎,對於能拿下如此成績,讓所有人感到意外。

另一個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智博跟DK兩人有客家背景,只是大家並不知道。小綠說,「我跟智博從國中就認識了,但是直到這個比賽才知道他是半個客家人。」就像是許多生活在都市的客家人,智博回應平常並不會特別強調自己的客家身份,在宜蘭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太多客家的痕跡。唯一有關是客家電視台,「我爸都會看《鬧熱打擂台》跟《誰來作客》。」關於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跟來賓,他都如數家珍。

那些被貼上客語相關的印象

對智博跟DK而言,跟客家的記憶幾乎都跟老家有關。智博表示小的時候藝人董至成扮演的董月花是熱門的綜藝話題,回老家發現節目上模仿的舉動,跟自己老家的親戚很像覺得很有趣,他說雖然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但從沒想過電視上的人跟我的生活有關。」讓他印象非常深刻,而老家在東勢的DK,小時候是在三合院長大,「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過年祭祖,從半夜就開始放客家八音。」

因為比賽,也讓其他團員有機會重新檢視與客家的連結。阿羽說,自己對客家最早的印象是台北捷運的到站提示,「高中第一次從宜蘭去台北聽音樂會,在捷運上聽到客語廣播,因為從小到大都沒有聽過客語,印象非常深刻。」而小綠則是在學校的音樂課中接觸到客家,「國中音樂班國樂合奏必學〈採茶歌〉,大學上民歌課要學山歌子,如果學校有辦客家週,就要背客家童謠。」因為只是學唱,坦言並不會去了解內容,「直到作〈黑皮夫人〉才讓我比較了解客語這個語言,要不然我原本可能都不知道在講什麼,根本對不上。」

魷魚表示當初配唱〈黑皮夫人〉的過程,花了很多時間糾正發音,「為了讓歌迷不看歌詞也知道內容,我們非常努力去克服語調倒音(註)的問題,因為客語有些詞如果不按照聲調唱,就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意思。」採訪現場林喬剛好找到了最早的 demo,讓大家前後對照。

用妖怪對照人性

除了〈黑皮夫人〉,還有〈山鬼阿妹〉、〈金金个阿妹〉都是同根生的客語創作,恰好也都跟妖怪文本有關。智博分享,幾年前有機會赴日韓交流,觀察當地積極推廣妖怪文化,無論是創意開發跟應用領域都相當蓬勃,「台灣其實也有相當豐富的妖怪傳說,但相較於文學跟視覺設計,音樂這塊並沒有太多人投入,所以就覺得可以來試試看這個題目。」

於是,同根生從民間傳說尋找妖怪的蹤跡,為林投姐、白蛇精、虎姑婆、紅衣小女孩等駭人的故事中找到人性的視角,而預計在今年底前發表的新專輯,同樣也跟妖怪有關,「上一張專輯主要是以台灣妖怪為主,後來有粉絲敲碗問我們會怎麼去詮釋其他國家的妖怪,新專輯會加入亞洲妖怪元素,還有一部分是談現代社會的文明病。」智博舉例,像是數位社交憂慮、容貌焦慮、手機成癮等問題,他強調,「這些讓人心成魔的文明病就像是一種妖怪。」

無論是妖怪還是文明病,智博補充,「同根生的創作核心是重新解構議題,延伸不同層面的討論,並且為議題平權。」就像〈黑皮夫人〉試圖用逝去的生命來質疑殺生,而年初發表新單曲〈咚咚〉靈感來自韓國「咚咚鬼」,改寫怨偶間的愛情糾葛。

新專輯從開始發想到現在將近一年多,智博用「互踢皮球、互為老師」來形容這段籌備日常。小綠表示,跟上一張專輯最大的不同,是大家共創的比例增加了,「這次是由阿羽主導、林喬負責統整、DK混音。魷魚也有先寫了一首曲,風格會有點像是冰雪奇緣。」而整體風格依舊會以民謠為基底,加入電子音樂的元素,「我們還在試驗兩者可以怎麼結合,讓作品聽起來跟大家熟悉的風格有所區隔。」智博補充。

新專輯持續製作中,好奇這次是否會收錄客語作品?同根生表示目前還沒定案。採訪現場大家起鬨,不如就將前陣子魷魚在Podcast聽到的獵奇案件,改編成客語歌,說起時間壓力的魷魚眼睛似乎閃過一道光——要怎麼做,似乎已經有想法了。

註:音調和語調不同調時,即為「倒音」,容易造成聽者混淆與誤解。

一件與客家羈絆的物件——客語認證

雖然成長環境聽得到客語,但家人並沒有特別教過智博,以前也不會主動想要學,今年因為跟客家電視台合作節目《初心・登場》,趁機去報名了客語能力認證,智博報了基礎級,跟他一起參與的考生都是國小年紀,形容過程滿有趣的,也算是替自己實現了一個目標。

Share
Share
Tweet
hanhow2002

Related Topics
  • 處暑號
Previous Article
  • 空間/場所

在樂園中看見里山——香格里拉樂園的文化接力

  • 2025/08/19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音樂

唱客語時,我比較知道自己是誰——饒舌歌手 Yappy

View Post
  • 音樂

與生活摩擦的痕跡,便是繭的形狀——客語歌手邱淑蟬

View Post
  • 音樂

唱入山河个心肝肚——山狗大後生樂團 顏志文

View Post
  • 音樂

傷口是淡淡的一輪月亮——Shino 林曉培

View Post
  • 音樂

往天光日,請跟著星仔出發 ——音樂創作者 柔米 Zoomie

View Post
  • 關係
  • 音樂
  • 飲食

媽媽的手藝是通往家族記憶的任意門 音樂創作者黃玠

View Post
  • 音樂

風的集合 , 水的流動——當我們一起寫歌

View Post
  • 關係
  • 音樂

歌手葉鈺渟:「如果音樂能感動這個世界,我希望我的音樂也可以感動人,給人力量。」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