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在路上
  • 飲食

沿著石墻村穿龍圳發起的綠食文化

  • 2025/03/31

dui sag qiongˇ cunˊ fadˋ hiˋ ge liug siid vunˇ fa

公館

文 涂月華|攝影 林家賢

受到疫情影響,人們的活動停頓不前,植物們卻從未停止他們季復一季的綠芽與盛放。出產紅棗盛名的石墻村,推動綠食的力量也依舊認真向前。

石墻村會開始推動綠食,可以從Me棗居自然農園開始說起,Me棗居園主陳淑慧2008年從台北來到苗栗石墻村,起初是為了讓家人與愛犬有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於是買下農田,開始接觸紅棗的種植,卻也讓她體認到友善環境耕作的重要性。

而後她與幾個好友,將石墻村位在穿龍圳上的老房重修後,改建成販賣鹽滷豆腐、豆花的穿龍豆腐坊,陳淑慧說,這並非只是一間社區裡的好豆腐店,而是可以從這裡開始,開啟台灣黃豆被看見的契機。「有人吃,才有人種;有人買,才有人做。」本著相同的信念,福基街上接著有了94友善小鋪,這個集結了苗栗周邊鄉鎮友善農產的小店,試圖透過商業模式,推動青年回流農村。去年,陳淑慧在資源並不充足的條件下,將另一棟在水圳上頹圮多時的老屋,花了四年時間,重修成務實卻又充滿意識形態的新生老屋,並命名為宜移適物所,預計在此推出食農講座課程,更加完整了石墻村推動綠食及活化農村的願景。

近幾年,Me棗居也加入了食用花卉市場,陳淑慧在田中種植萬壽菊、矢車菊、杭菊與琉璃苣等,實現了她擁有一片花園般田地的美麗夢想,從而喚起在地客家食花舊文化沉睡的靈魂。
客家人食花的飲食文化印象並不顯明,但從苗栗地區部分傳統早餐店的菜單上,仍能見到金針豬肝瘦肉湯,就能窺見一二。不論是新鮮金針花料理、過季不結果的南瓜花烰菜,廣受歡迎的杭菊花茶,抑或是現代餐盤上美麗的矢車菊與琉璃苣,在公館石墻村裡,都能找得到客家人食花的新痕舊履。陳淑慧說,之後園區還會開設食用花小旅行,期待讓更多人認識這樣的客家飲食文化。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芒種號
Previous Article
  • 探索
  • 空間/場所
  • 飲食

初音山下的窯燒手作麵包店

  • 2025/03/31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在路上
  • 探索

苗栗市區裡可見與不可見的水路痕跡

  • 2025/03/31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市場裡的心靈綠洲——一味淨生活

View Post
  • 商業經濟
  • 庄內新聞
  • 飲食

找回兒時記憶的水里——阿聰師什錦麵

View Post
  • 飲食

踏遍港都與台灣各地書寫「合味」精神――飲食作家郭銘哲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飲食

苗栗味從這裡開始——南苗市場

View Post
  • 飲食

一探新竹獨特小吃「粉沯」!

View Post
  • 飲食

醞釀飲食與人情——屬於客庄的在地慢食運動

View Post
  • 飲食

陽光、鹽巴與時間的醃漬魔法——「剛剛好。灶下」陳慕貞

View Post
  • 飲食

穀雨採茶季:品嚐苦澀,才能等待回甘──國展茗茶尹國士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