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空間/場所

自足與未定義的生活進行式——SketchBook

  • 2025/08/22

文|李翊彤
攝影|林家賢

隱身東勢本街巷弄裡的成排民宅,有著逾半世紀的歷史。早年因應大量的移墾人潮,它們以木板隔間再層層分租給外地的來客;然而,伴隨林木禁伐和921地震的衝擊,人口外移,旅宿榮景不復。如今的SketchBook坐落於建築群中,主理人林詩樺(花花)承接了爺爺的老屋,此處便成了讓她自由揮灑的的素描本。她先是將格局打通,再安置各處蒐來的家具,並修復地震時歪斜的門框,以「未完成」之姿持續拓展空間與生活的疆域。

一樓不定期對外開放,來訪之人總能覓得一方天地,小憩、閱讀,或單純放空。推開木門,玄關中央懸著吊床,黑色沙發靠牆擺放,花花與愛犬梅子常各據一方,靜靜相伴;目光逡巡,道路反射鏡正對視線,左側矮桌上還放了顆迪斯可球——這些,全是花花撿來的。

「很多人覺得別人的舊物可能會殘留不好的東西,尤其是鏡子,大家對這類物件特別敏感。」但她不介意。資本主義當道的世間,選擇自足其實無關節儉,而是源自內心的篤定——花花並不擔心與主流脫節,也不害怕擁有得太少,如此一來她才能保有餘裕,去實踐一種更自然且鬆動的生活方式。「我只是覺得,人不需要太多東西也能好好活著。」

SketchBook同樣延續了花花生活的價值觀。最初只是朋友來訪時放鬆的小據點,如今透過選書與策展,悄悄映射出自己的興趣與信念。建築系出身的她偏愛手作和粗糙的質地,以纖維作媒材,思索軟性的材料能否構築出有別於水泥叢林的空間語彙;行有餘力時也製作小誌,《Never Too Small》系列便記錄了那些同SketchBook般,小巧而自成一格的所在。

小小的就足夠,醜醜的也無妨。仔細一看,門上的木柱沒有玻璃遮擋,風能灌入,蚊蟲自然無可避免,「但這才是原始的狀態,我們太保護自己了。」近期,花花開始試著種田與遠行,命運充滿彈性,一如SketchBook的未定義。身體力行以抵抗世俗的價值觀,她在門外貼上字幅,上頭寫著:不怕。

Share
Share
Tweet
hanhow2002

Related Topics
  • 處暑號
Previous Article
  • 飲食

客家鹹湯圓的優雅轉身——純植物鹹湯圓佐芝麻醬

  • 2025/08/22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戲劇
  • 藝術

找回客家身分,作為創作的一種語言——編劇陳弘洋

  • 2025/08/22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在樂園中看見里山——香格里拉樂園的文化接力

View Post
  • 庄內大事記
  • 空間/場所

關係與定義,在聚集中發生——亼聚共作空間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從田野到書架,推廣在地飲食文化——米米書店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回家,和過去的自己和好——隱身在木材工廠裡的「屋咖人」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菸草燻製記憶,用夥房詠唱土地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自然草本,銅鑼淺山的女性生活樣貌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歡迎來到低調世界:吸貓、看山、吃好米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復育大風草製草藥,新埤鍾屋夥房的新式活化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