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生活與文化
  • 設計

以消失與記憶為創作命題─膠彩畫家鍾舜文

  • 2020/09/28

iung seuˊsiidˋlauˊgi i viˇcongˋzogˋmin tiˇ–gauˊcaiˋfa gaˊzungˊsun vunˇ

文|林芷筠 攝影|陳建豪

「回家之後你會發現家裡面有些東西變了,是時間在變。意識到一些東西,其實我覺得我是害怕的,我很怕東西消失掉……我發現我好像一直都在抓這些東西,會希望是不是可以用甚麼樣的方式,把我想記住的東西抓下來,就像是收藏那樣把它收起來,所以我選擇用繪畫,也喜歡攝影,我的創作跟攝影裡面的一種本質「此曾在」,也就是曾經存在的這個點。」

美濃笠山山腳、田野間長大的鍾舜文,1998 年離鄉唸書,畢業後又返家進行膠彩創作。一直以來她的創作都與「家」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創作中常見的「九重葛」,是母親最喜愛的花,在家裡庭院盛開著,是家族生命力的延伸。2016 年鍾舜文與先生蔡宗言結婚,因先生工作緣故,2019 年夫妻倆搬到高雄鳳山,仍經常回美濃,參與美濃大小活動,維持與美濃家人、朋友們的關係。

鍾舜文預計 9 月底在新竹舉辦個展,現正開始忙碌起來,工作桌上擺著多彩的顏料與畫筆,牆面擺滿完成與未完成的畫作,有山腳下的小夥伴猴子與貓、媽媽的蔬菜水果等,工作室各角也擺放著一盤盤從美濃笠山周邊撿拾來的乾燥果實,準備系列「撿實物」創作。即便到了鳳山,她的工作室內也都是美濃的生活點滴,看來平實的蔬果動物,卻蘊含最豐富、溫潤的細膩情感。

到訪的前幾日,文學家鍾肇政先生 96 歲高齡辭世。1950 年代,鍾舜文的祖父鍾理和先生,結識鍾肇政先生等文友,經由書信往返,獲得精神上的鼓舞與創作動力,鍾肇政如鍾理和的兄弟、家人,在鍾理和逝世之後,鍾家人仍持續每年到龍潭見長輩,先生也總如自家人般關愛著後輩們。疼愛自己的長輩辭世,讓鍾舜文再拿出了擱置多年的鐵樹畫作,那棵鐵樹是爺爺鍾理和和叔叔鍾立民一起種下的,陪伴鍾家人超過一甲子,2014 年前後,鐵樹開始生病,雖然春天仍生新芽,但最終敵不過腐壞的速度,帶著鍾家人的記憶一起在 2017 年離去。這棵鐵樹作品,是鍾舜文少數色彩較重的作品,也是對「消失」最深沈的表現。

「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記錄,一種留下記憶的方式。」鍾舜文以敏銳的感知力,感受日常生活中細緻、深刻的美與情感。因意識到消逝,她更努力地以自己的才華,將家鄉給予她的禮物留下。

Share
Share
Tweet
羅 偉慈

Previous Article
  • 在路上
  • 探索與發掘

在地文化教育實驗者:張海翎 凝聚在地力量,讓好事持續發生

  • 2020/09/28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探索與發掘
  • 發現

庒內調味醬

  • 2020/12/02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藝術

旋轉紙花的顏色設定與結構設計

View Post
  • 設計

讓因地制宜的設計力量,如花綻放! 專訪無氏製作創辦人Pili與專案設計師黃田印

View Post
  • 音樂

喚醒一年之初的人——竹頭背八音頭手鍾兆生

View Post
  • 音樂

「我們會維持著這個音樂在這個地方,必須要怎樣,就要怎樣!」

View Post
  • 音樂

漂浪輾轉的樂譜,串起相隔半世紀的生命故事 ——鋼琴家陳瑞斌

View Post
  • 藝術

藝術家范承宗,玩出藝術的浪漫與務實的精準度

View Post
  • 藝術

從習茶開始打造自己的茶席美學——金工藝術家蘇健霖

View Post
  • 關係

尋物高手這一家——島東譯電所的阿光,還有光爸、光媽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