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探索與發掘
  • 自然

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從蝴蝶出發的在地共好

  • 2020/10/02

liungˇ tienˇfuˇ taib  boˋ iugˋhiab fi:qiungˇ iongˇiag eˋ cudˋ fadˋge cai ti kiung hoˋ

文|涂裕苓 攝影|李維尼

穩定乾熱的夏季天氣,是能一次看見多種類的蝶類季節。鹿野鄉的龍田村,至少有一百多種以上的蝴蝶品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裳鳳蝶,雄蝶的後翅有如黃金一樣閃亮耀眼!

黃裳鳳蝶屬於第二類「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全台都有分布,但以墾丁、台東地區較常見。據說曾有生態專業團隊進行黃裳鳳蝶的基因研究,發現全台 80% 的基因來自龍田村。而 1993 年成立的「鹿野鄉龍田蝴蝶保育推廣協會」,便以此為基礎設計了賞蝶廊道與社區遊程,鼓勵在地家戶栽植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打造蝴蝶居住的友善環境。同時,擔任協會推手的國中退休老師李元和,為了讓在地居民可以深度參與,生態觀念更紮實,開始試著申請計畫,帶著社區民眾上課、著手復育蝴蝶生態。

2011 年是協會的另一個轉捩點,李元和帶著協會與在地民眾搶救了歷史建築—─鹿野區役場,為台東縣內唯一從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街庄役場建築,相當於現在的鄉公所。為了保留最原始的役場環境,協會決議不再用傳統社區營造的方式──不寫計劃、不依靠公部門資源,而是透過社區志工的協助以及國外技術支援,自主性的募工、募料、募款投入整修,以灰泥自然塗料刷塗水泥牆壁,為老屋找回以前的樣貌;最後,協會更出資買下這棟老房子,並負擔每年的土地租金。

經過眾人努力的結果,鹿野區役場也於 2016 年正式登記為歷史建物,協會則以常態舉辦市集或咖啡小館、藝文空間並存的方式經營著,老屋週遭也種滿了食草與蜜源植物,蝴蝶在其中翩翩飛揚,保留下居民從前的美好回憶。

Share
Share
Tweet
羅 偉慈

Previous Article
  • 探索與發掘
  • 發現

庒內調味醬

  • 2020/12/02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探索與發掘
  • 自然

「種子生活」:播種過後,同土地共生共息

  • 2020/09/28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飲食

想把台灣人共有的記憶,在調酒裡做出來。」——調酒師劉欣蓓Pei

View Post
  • 發現

守護老伙房的咖啡屋:屾植人心

View Post
  • 發現

食好無?在地物產的入口:美濃啖糕堂

View Post
  • 發現

拜訪梅子屋,細嚐季節水果的風味層次

View Post
  • 探索

一口甜氣衝鼻腔:茴香粄

View Post
  • 飲食

冬季芥菜變身招式一:鹹菜鴨湯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在柑仔林路上一處藝術作品 鐵帽咖啡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廢校轉身,化為智慧農業基地——南華微光地景公園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