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探索

海岸旁的貝石層考古探索

  • 2021/05/31

hoiˋngan sunˇge bi sag cenˇkauˋguˋtam sogˋ

後龍

文 王倩慧|攝影 KRIS KANG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和朋友騎車赴白沙屯看海,車行不是慣性路線,而是沿著海線隨興而走。因為不是假日,遊客極少,僅有數位山友路經此地。這裡的風沙頗大,冷風吹來,有一股蒼涼之感。車停於山丘前,另一邊可遙望海洋,眼前則是一排枯木,被脫了樹皮,不太粗的樹身白且光滑,但它們仍在冷風中挺立,儼然是天然柵欄,守護著如貝塚的山丘。

山丘的岩層中夾藏著各式的貝類化石,在長度及一個人身的草叢中藏著石碑,上頭標示著 ─ 過港貝化石層,根據資料顯示,1935 年日本政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其命為國定史蹟和天然物保存地之列,所以若想就近撿拾罕見的貝類化石,那可是觸法的哦,若能幸運撿拾一顆完整的化石,拍完照之後,記得輕輕把它放回原來的土地上。

佇立在枯木外欣賞遠處的海景,試想,在千百年前,這一山丘曾經是何種的光景呢?

是海底、是沙灘?經過無數的波浪沖刷、風 蝕、海蝕才能留下這數不清的貝類化石。在棕黃色的砂岩上,有許多白色的貝類半身插入土中、有全身陷入土中的螺類、有露出頭的雙殼貝類、有橫躺著的介形蟲、有折斷的珊瑚;總之,經過地質的改變、滄海桑田等等原因,在遠古時代要潛入海中才能看到的生態,現在, 在這山丘上一覽無遺,而它們的生命永存,令人嘆為觀止。

Share
Share
Tweet
羅 偉慈

Related Topics
  • 立夏號
Previous Article
  • 探索與發掘
  • 飲食

客式酥脆食譜:烰菜大拼盤

  • 2021/05/29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探索

沿著相思木 向上攻頂吧

  • 2021/05/31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探索

一口甜氣衝鼻腔:茴香粄

View Post
  • 探索

南方客庄家族版本的鹹湯圓

View Post
  • 探索

193 縣道上的金蘭早餐

View Post
  • 探索

福利社麵店,返校第一站

View Post
  • 探索

水感十足的粄食:碗仔粿

View Post
  • 探索

吃一碗在地偏好:黑糖粿豆花

View Post
  • 探索

竹造紙工藝

View Post
  • 探索

收藏《英客字典》的義式天主堂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