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en zugˋsunˇliˊ: mugˋco sii congˇ siinˇsa loˋgieˊ
通霄
文 傅仕達|攝影 KRIS KANG
沿海線縱貫鐵路南下,少有一個鎮上有三座火車站:白沙屯、新埔,然後是通霄。白沙屯緊鄰精鹽廠和拱天宮媽祖廟;新埔是西部縱貫線距離海岸最近的木造火車站;旅客問起通霄的第一印 象,煙囪、神社、煎包,而且步出火車站,就能看見火力發電廠的彩繪煙囪,高聳而立,早已成為離鄉人的家鄉意象。出站後,是通霄現代的骨幹,直向路沖的是「中正路」,橫向的是縱貫線「中山路」,兩條路作為貫通市區的命脈,如魚骨般,每條街道都擁有特色,並隨著時代演變從興起、繁榮直至沒落。
我們以信義路上的鎮民信仰中心「慈惠宮」開始說起。一座廟的建立與族群的開拓史息息相關,街上的人稱慈惠宮為大廟。大廟的建造時間可回朔至清 ‧ 道光年間,經過不斷的修葺、買地、改 建,變成現在的樣貌,值得聚焦的點在於,廟頂的裝飾都以剪黏的技法呈現。
廟宇正對面是木造市場。建於民國 57 年,以湖水綠的油漆粉刷。現今以小吃、早點作為集散地,在旁為經營 50 年的剉冰店,以紅豆冰為招牌。左右兩側分別有煎包、燒餅油條,深入其中有水晶餃、牛肉麵等,皆營業到中午。接下去是通霄的「舊街」仁愛路,在老一輩的口中,新街是信義路、舊街是仁愛路,也分出通西、通東里;仁愛路上,有一小段老街,專門販賣雜貨,有 百年歷史的松盛商店及裕豐精米廠,接著向左走到底,就是虎頭山的步道了。
其實虎頭山原名叫做「旗山」,因外型像插旗而得名。通霄古地名「吞宵社」 因旗山長年吞雲吐霧,因此被移民開墾的漢人取名。在虎頭山腰有座神社, 1937 年建立,在光復前後,被湯長城前鎮長改為忠烈祠,冠上國民黨徽,躲過了被摧毀的命運,直到 921 地震後重葺、加強建築結構後,便開放遊客參觀。通霄神社在全台灣的神社中,雖不是具有規模的神社,但在二戰後的保存上,是少數除了鳥居、獻燈,還擁有拜殿和社務所的歷史遺址。
往上攻頂,是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但因歷史背景和史觀複雜,於此先不多述。在標高點往東南方看,可見通霄溪(沙溪)與南勢溪(石溪)貫穿通霄鎮,深至烏眉,南和,也就是七等生筆下所寫的沙河。沙河作為古早時候通霄的經濟命脈,因沙河水深,可在岸邊吞吐銷物,故舊街興起。而通霄雖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但烏眉、土城、福興一帶,多為客家人和道卡斯族的原聚落,因要至新街做交易,必須要以閩南語溝通,客語就漸漸沒落了。
通霄曾經以挑鹽、挑炭、香茅和油氣致富,在街庄和郊區都有商賈仕紳,因此新街上便會有西裝店和酒家(即七等生筆下的樂天地和圓滿),在通霄有句俗諺:「嫁到通霄的人,會做到死。」因商業繁榮發達,家中人丁都需要勞作。
回到通霄火車站,1922 年海線縱貫鐵路在通霄火車站進行通車典禮,也可藉此知道通霄在海線沿線的重要地位。雖見通霄的靜謐源自於沒落,可是沿著街道爬梳歷史,卻能發現當地的民族遷變、商業發展和開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