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ˊngiˋge gieˋpo hog kenˋtid koˊngienˇ
iˊhog nui iungˇguiˊvag siiˊzongˊi
訪談 Ani Syu|整理 徐曉羚|攝影 蔡耀徵|圖片提供 肯狄科研
聚精會神地劃開皮膚,依序觀察肌肉、上下肢、呼吸系統與胸腔,當然,別忘了還有腸胃、心血管和目光所及的一切。在過去,這些關於人體構造的層層認識,若不甘於 2D 的紙本圖面,醫學院的學生們便只能盡力把握每堂大體解剖課。然而,這樣的景況,在與「肯狄科研(MAI)」相遇之後,看見了更多可能性。說來話長,且讓我們從成員張譽負責的醫學面向切入對話,一路談進團隊最真實的集體想像。
場景 一 關於「肯狄科研」、客家以及自己│參與者⇨醫學內容規畫師 張譽(以下簡稱🄰)
Q 能不能聊聊「肯狄科研」主要想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我來的這一年主要在開發「BodyMap」和 「AcuMap」。先談「BodyMap」,它是一套人體解剖的 VR 軟體,一開始的誕生,是想解決解剖實驗時「大體不足」的問題;還有因為每次都是十幾個人看同一個大體老師上課,就會有看不清楚的狀況。
此外,透過 VR 來上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家可以很自在的去探索跟學習。比如我自己是相關科系畢業的,之前上解剖實驗,上課時大家都知道老師在說哪個部位,但常常自己回去複習就不太記得了。這套軟體裡面有人體的十二系統,你用控制器指到任何構造,它就會告訴你那是什麼、也有相應的介紹,是互動性很高的軟體。
Q 那「AcuMap」跟「BodyMap」的差別是什麼呢?
🄰:這兩個用的是同樣的人體模型,但 「AcuMap」是中醫上針灸用的,「Acu」就是取自針灸的英文(Acupuncture)。 我覺得這算是市面上比較少見的軟體,我們會介紹人體十二經脈的每個穴位、醫生會怎麼取穴。
但因為中醫穴位的參考資料有很多種,有時候不像肌肉、神經、血管有很多論文可找,或是很明確能指出這個血管要走在什麼神經、什麼肌肉中間。穴位比較常見的表示可能是:手腕的橫紋跟肘橫紋中間、幾寸的位置。至於這個「幾寸」也跟我們一般對單位的印象不同,比如他會說手這邊的長度九寸,那邊是十二寸,並不是一把尺統一用在全身,而是每個部位有不同尺度。
Q 從 2D 圖像到 3D 的虛擬實境,要怎麼做到人體的精準定位?
🄰:繼續以我最近在做的「AcuMap」來說,過程中我們確實發現這是一個難題,很有趣的是,平常學中醫可能是靠參考書,但書是平面的,想認識一個穴位點,就會從很多張圖去理解、拼湊。這樣乍看合理,但當我們實際轉到 3D,就發現,或許在某個視角看來有符合圖片、另一個角度看, 就沒有那麼貼合。
每當我們思考這種狀況該怎麼辦,也會想到學生在上課時,到底要如何非常精確地結合解剖學的知識去了解中醫。所以像之前我們有找中醫師來校正,現在也跟美國 NIH(國家衛生院)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因為美國在研究穴位上有更嚴謹的科學討論,所以他們希望有一套工具可以用來溝通交流,譬如說,同一個穴位可以測試不同的定位、去比較不同定位的效果。
Q 聽說妳是客家人,一般怎麼看待自己的身份?
🄰:我一直覺得身份認同是很奇妙的。比如通常問「你是哪裡人」,我就會回答「台北人」,不會特別細究爸媽的背景。但像我媽會說自己是湖南人(因為我爺爺是湖南人、奶奶是閩南人),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她不說清楚「我爸是湖南人、我媽是閩南人」?
後來長大之後,每當有人問我是哪裡人,我就會想:「一個人的身份認同到底需要探究到多細。」像我爸爸是一半外省、一 半客家;媽媽則是外省跟閩南,所以到了我這代,如果要講清楚,應該就要說 —— 我是「湖南」加「陝西」加「閩南」加「客家」人。但如果這樣下去,我們的下一代又要說的多細才行呢?(笑)
場景二 肯狄夥伴們的漫談!│參與者⇨張譽(簡稱🄰)⇨創辦人Sam(簡稱🅂)⇨產品設計師Lily(簡稱🄻)
Q 想先問 Lily,能否以產品設計的角度談談目前系統的使用體驗呢?
🄻:以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動態剖面來舉例,假如你去翻解剖教科書,裡面確實有很多精美圖片,但紙本有限的地方在於呈現篇幅是固定的,不可能每個段落說到什麼就放上剖面圖。而我們在做的是,透過程式去計算出每個部位的剖面,利用一個切面工具,使用者點到某處,就會顯示出對應位置上、所有系統的剖面。(回過頭來說,譬如張譽的角色,就要提供每個血管管徑的厚度,程式再去計算這個切割工具在使用時合理的呈現。)
Q 想問 Sam,對於公司的發展有什麼定位或想像嗎?
🅂:當今在臨床上,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治療方法,它們可能很有效,但你說不出背後的根據和原因,所以我們希望透過 VR 視覺化的應用,當你看到了,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以及要怎麼做。這有點像是人體的 google map,地圖上所有的道路就是人體的血管、神經、 淋巴等,管狀的東西;而建築物就是我們的器官。當我們查 A 點到 B 點怎麼走、哪裡會塞車,google map 就會給你一目瞭然的路線建議。
其實世上有很多問題是你看不到、就想像不到的。人體也一樣,你看不清楚、看得不夠深入、沒有那種逼真感的話,其中很多的相互關聯性就無法想像,這是人體空間複雜度的問題,所以現在有很多手術,(不管是侵入性還是非侵入性),都是試圖讓我們看到病徵在這邊、它的解決路徑有哪些,以及我們是不是應該這樣下刀。
Q 三位對於未來與科技發展是否抱有期待?
🅂:我自己沒有特別期待,現在地球有許多問題,譬如暖化很嚴重。不過,就像人生病的心境一樣,病前都不太在乎健康,遇到了才去想辦法,我也相信人類還是會找到面對現況的解決方法。
🄰:這題我有先問我們的兩個外國同事,有一個覺得幾十年後,大家都會像現在用手機一樣,戴著 VR 生活;另一個則覺得是 AR 才對。總之,我想未來 VR 跟 AR 在生活中應該都會頻繁使用到。
🄻:說到這個,我自己喜歡的硬體應用是 MR,是以真實環境為主,輔以一些數據的投影。比如我現在看到你,我就可以知道你的年紀、社交帳號等等,很生活化。再舉個例子,假設未來有MR 眼鏡,當你打開 google map、看向道路前方,或許眼鏡就會直接投影、顯示出路線。
🄻:對了,我們還討論過,如果可以把悠遊卡、金融卡植入皮下,大家願不願意。我就超願意啊!
🄰 :因為她是常掉東西的人(笑)。
🄻 :我其實很好奇科技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就算最後連人類都被科技吞噬,我也覺得有幸見證到,是很酷的!
Q 最後想問,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肯狄團隊隨身想帶哪三樣東西?
張:外國同事的答案是要帶「VR 設備」。因為覺得未來大家都會帶著 VR 頭盔、活在很小的框框裡,可能頭盔裡的世界比真實世界還要棒吧;另一個人說他拒絕上船,因為如果人在地球上活不了,那到哪裡都活不了的。
🅂:我會帶「針」,因為我本身會針灸,身體有問題都是自己扎針,隨身攜帶不僅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也不需要麻煩到別人。
🄰 :「紙筆」吧。無法紀錄歷史,就沒有辦法創造文化。(結果馬上被L吐槽 VR 也有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