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生活與文化
  • 藝術
  • 設計

與 藍染藝術 的生命互動

  • 2021/08/16

tungˇ lamˇngiamngi sud ge senˊmiang fu tung

香山

文 傅崇豪|攝影 KRIS KANG

從小在香山長大的連威棣,有著工業設計的背景,在替代役期間擔任文化導覽,從中認識了多種工藝技術。對於藍染,從好玩到興趣,進一步的開始參加進修課程,做出屬於自己的藍衫。製作藍染的過程中,需要養菌發酵,維持染缸的 PH 值,還要餵染劑吃麥芽糖類的營養劑,之後從青綠色的染劑中取出,再透過氧化過程形成藍色,一系列的過程就像是生命的互動,讓人跟染布之間產生了感情的漣漪,也是藍染的價值。

雖然藍染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是台灣卻是從清朝中葉到日治初期,才來到藍染的巔峰期,「在大正年間約有 3,000 戶,直到昭和年間,因為化學染劑興起而幾乎完全消失。」除了對藍染的色彩變化十分著迷,連威棣也進入陶藝的世界,從土坯、上釉到燒窯,可變性相當大,而釉料的變化與調配也讓創作性更豐富,未來更希望嘗試結合藍染與陶藝的作品,將兩種媒材的獨特性發揮到淋漓盡致。

Share
Share
Tweet
羅 偉慈

Related Topics
  • 立秋號
Previous Article
  • 工藝
  • 生活與文化

問答 葉士豪&Emily:三人的手作,「LIGHT HOUSE 光屋」進行式

  • 2021/08/16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生活與文化
  • 電影

紀錄片導演的《力爭》:謝欣志與陳芝安的現實行旅

  • 2021/08/16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藝術

旋轉紙花的顏色設定與結構設計

View Post
  • 設計

讓因地制宜的設計力量,如花綻放! 專訪無氏製作創辦人Pili與專案設計師黃田印

View Post
  • 音樂

喚醒一年之初的人——竹頭背八音頭手鍾兆生

View Post
  • 音樂

「我們會維持著這個音樂在這個地方,必須要怎樣,就要怎樣!」

View Post
  • 音樂

漂浪輾轉的樂譜,串起相隔半世紀的生命故事 ——鋼琴家陳瑞斌

View Post
  • 藝術

藝術家范承宗,玩出藝術的浪漫與務實的精準度

View Post
  • 藝術

從習茶開始打造自己的茶席美學——金工藝術家蘇健霖

View Post
  • 關係

尋物高手這一家——島東譯電所的阿光,還有光爸、光媽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