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 liug pienˋtoˊienˊge lid zangˊ:qia hiunˊzii tungˇciinˇziiˊonˊ ge hien siid hangˇliˊ
文 羅偉慈、Ani Syu|攝影 蔡耀徵
一棟棟老公寓隱身在樹林與農園中自成一區,場景看來有些奇幻、 衝突,不免讓人感到好奇。「這裡曾經是眷村,早期海南島的軍民撤退來台沒有地方住,有位將軍就為他們蓋了這個地方。」流著客家血液的導演謝欣志向我們說明,「像是一個獨立的小社會,社區人情味很濃,是個有趣的地方。我們在這已經住了十年,這幾年開始都更,到時候整塊地都會被拆掉。」一旁的陳芝安導演語帶不捨地補充。選擇這樣具有歷史背景的聚落居住,或許並非偶然。合作拍攝紀錄片十餘載的兩人,一路上始終追尋著真實的跡象,而這樣的精神,也自然地融入於他們的生活中。
就讀電影系的謝欣志,過去花費相當多時間閱讀大量的電影理論,「當時,我很想走到第一線,去現場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讓自己不要只有腦袋一直擴大。正好有位老師在拍紀錄片,我就跟著他做。」這樣的契機,讓他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尋找到了自己的能量來源。
每個月一次的「陌生拜訪」之旅,是謝欣志與陳芝安自我訂定的例行冒險,像是在不久前,他們與朋友米莎(客家女歌手)一同拜訪了住在百年三合院裡的女巫。「四個人一邊吃著那位女巫煮的印度菜,一邊聊著天,就這樣在三合院中度過了相當奇妙的晚上。」如此不斷接觸著新事物並拓展其中的可能性,便是他們尋找紀錄片題材的重要路徑。
從命題海選到深度取材
當有了開啟命題的靈感,要接著一腳踏入拍攝,兩人又得切換成「深度旅行」模式 ─ 重複拜訪同一個地點,並盡可能地透由影像,將最完整的故事面貌呈現出來。
不過,就連一般旅遊都不見得天天開心;紀錄片導演的拍攝工作,自然不可能趟趟充滿興奮與快意。陳芝安用作品《如常》舉例,當時他們以慈濟志工作為拍攝主題,回想起那段與被攝者密集相處的時期,乃至於成片後偶爾的彼此聯繫,她語帶憂慮地說:「看著那些小孩經歷輟學、沒辦法讀書,真的會很想幫助他們。其中一位孩子就是好不容易念了護專、往更好的路去,卻又因為其他理由念不下去,這時會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 happy ending。」
從不閃躲的現實與立場
雖然現實有時殘酷,他們卻沒有因此沮喪,因為在每段歷程中,拍攝者與被攝者總是互相陪伴、互相影響著,光是這樣善良的過程,就足以讓人毅然決然持續冒險與嘗試。
而這份決心,也促成了兩人的新作《力爭》於焉誕生,這一次,他們試圖釐清新竹寶山水庫為期四十年的土地抗爭,「其實還滿像在拍偵探片的,官方、專業幕僚以及受害者都有自己的論點,而我們就是盡力為事情拼湊出完整的面向。」陳芝安形容。當問及是否因為自身的客家淵源,加深了對這類客庄議題的關注,謝欣志想了想說,「因為我在高中時就上來台北了,所以不像父母輩,對客家文化比較有根蒂;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可能是,對這塊島共同的認同感。」
面對所有島嶼上試圖彼此靠攏的共識和認同,客家意識也好、對於水庫與土地的抗爭也罷,身為紀錄片導演,謝欣志與陳芝安坦然地表示,議題裡,最困難的從來不是還原真相,或者處理人們的激烈情緒 ─ 而是自身不去迴避「立場」。只要能在說出故事之前,好好想清楚、然後很有把握地去說明,對於紀錄片創作而言便已足夠。
一件與客家羈絆的物件
林生祥的音樂 (以及豬腳)
謝欣志分析,他的味覺羈絆是老家的豬腳;而情感羈絆,則是林生祥的音樂,兩者都會瞬間讓人回到某個記憶的時刻或情緒之中。一旁的陳芝安也補充,作為一個沒有鄉愁的人,「我雖然不懂客語,但真的澈底被林生祥的創作觸動。」
家書
寫給你,
疫情爆發時你住院了,住的是門禁森嚴的身心科病房,探病全面禁止。
你在你的小宇宙中游走掙扎,我們在病房外著急不捨。病情穩定後,我們終於在空中相會了,一家人拆成五個分割畫面,有點鼻酸,趕緊截圖紀念。
你奧祕的世界我們走不進去,想對你說,只要你願意伸出手,我們都會溫柔的接著,別怕 加油!
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