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飲食

立秋的家庭食譜:客家小炒 米粉式

  • 2021/08/18

lib qiuˊge gaˊtinˇsiid puˋ :hakka cauˋngiugˋmiˋfunˋsiidˋ

文 「繫。本屋」徐孝晴|攝影 林科呈

日治時期,我的阿太(四縣腔:aˊtai,客語「曾祖父母」之意。)自苗栗頭份南遷至屏東討生活。後代兒孫雖已「日久他鄉是故鄉」,於南國落地生根,但顧念飲水思源,分支龐大的屏東族親,每年仍會在元宵過後回到苗栗掛紙。而北返的記憶裡,除了祭祀,也總有粗米粉的身影。

時序至此,今年已過大半,相聚的時刻從未料到如此難得。在終於團圓的飯桌上,作為慶祝,不如就用北地的粗米粉、南國的好手藝來一次味覺大融合。炒香豬肉、魷魚、香菇與芹菜,再添上一點洋蔥與蝦米的鮮甜,傳說中的「客家小炒」米粉式,澎湃登場。

北地的粗米粉

印象中,回頭份掛紙的旅程,我們經常天還沒亮就從屏東出發。

小時候總是不解,現代的交通比起過去明明已經便捷許多,從屏東到苗栗不過四小時的車程,為何需要那麼早出門?長大後才知道,掛紙前,爸媽還得到老家附近的「頭份市中山市場」張羅一番 ─ 買幾件南部少見的水粄、假柿仔(粄類的一種)、大閹雞等作為牲禮及供品;再帶一些北部限定的粗米粉和桔醬回家。

就我家而言,粗米粉可謂餐桌上的常客,一般與乾魷魚、豬肉、芹菜拌炒作「客式炒米粉」,配置上雖然少了豆乾,但我仍喜歡親切地認知為「米粉式的客家小炒」。

南國的團圓飯

小則家庭日常的飯桌,大至家族聚會,客式炒米粉都是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尤其年節期間,慣例上,我們家族總會舉行大型的辦桌會,有鑒於父親的大孫身份(最早誕生的孫子),這些桌菜的置辦經常由他負責,而他的拿手菜式就有這樣一道炒米粉。

除此之外,也記得我結婚的前一晚,家門口搭著簡易的天公壇祭天祈福,我那幾位具備廚師級巧手的姑姑備妥粗宴,宴請了所有前來祝賀的遠親近鄰。當大家相聚桌前聊天、維繫情感,桌上便擺著這道客式料理。(當然,哥哥結婚時亦是如此。)

後來才發現,我們這群南遷的北客無論婚喪喜慶、大小集會,只要聚在一起,冬天總會準備鹹湯圓;不那麼冷的時候,就有炒米粉;就連庄廟的活動,也經常能發現這道料理的蹤跡。

經典的客家小炒或許人人嚐過,但疊加上粗米粉的口感又是不同的味覺體驗。下次團聚的時刻,不妨也試試這道屬於我的家鄉味 ─ 「客式炒米粉」。

材料

  1. 粗米粉1包 
  2.  乾魷魚1尾  
  3. 乾香菇8朵 
  4.  紅蘿蔔1根 
  5.  芹菜2根 
  6. 蒜苗1根 
  7. 青蔥2根 
  8. 洋蔥1/2顆 
  9. 高麗菜1/4顆 
  10. 紅蔥頭 適量
  11. 蝦米 30g 
  12. 豬肉絲 300g(肥瘦各半)

調料

  1. 高湯 1L 
  2. 醬油 適量 
  3. 米酒 適量 
  4. 鹽巴 適量 
  5. 烏醋 適量 
  6. 香油 適量
  7. 白胡椒1大匙 
  8. 油蔥酥1大匙

・做法・

  • ❶ 紅蘿蔔刨絲;紅蔥頭、芹菜、青蔥、高麗菜、洋蔥切碎。同時,將粗米粉、乾香菇、乾魷魚泡開(香菇與魷
    魚另切絲備用)
  • ❷ 開火,倒入適量的油(沙拉油、香油各半),並將乾魷
    魚、乾香菇、洋蔥、蝦米與紅蔥頭以小火爆香
  • ❸ 豬肉絲下鍋,加醬油及米酒拌炒;炒出香氣後,下紅蘿
    蔔絲、高麗菜絲、高湯,一起煨煮
  • ❹ 待高湯煮滾,以適量的醬油、鹽巴、烏醋、白胡椒調味
  • ❺ 放入泡開的粗米粉、蒜苗、青蔥花、芹菜珠及油蔥酥拌炒
  • ❻ 收汁後即可起鍋享用!

繫。本屋

一間位於「勝利星村」的在地獨立書店,實體店面是載體,受過人類學訓練的孝晴加上耕耘飲食文化的巧如才是思想本體。身為客家人的夫妻倆,除了溫柔地守護著自身的族群文化,也對於在地的不同族群和信仰等議題有所挖掘。

Share
Share
Tweet
羅 偉慈

Related Topics
  • 立秋號
Previous Article
  • 在路上

資深庄内人才懂的老路徑

  • 2021/08/17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在路上
  • 飲食

古早味老鄰長麵食館

  • 2021/08/18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飲食

想把台灣人共有的記憶,在調酒裡做出來。」——調酒師劉欣蓓Pei

View Post
  • 飲食

冬季芥菜變身招式一:鹹菜鴨湯

View Post
  • 飲食

秋分發酵食: 鳳梨豆醬木耳炒豬肺

View Post
  • 飲食

想起家鄉那個味:生態廚師黃湘絨的飲食觀察

View Post
  • 飲食

初夏的巨大飯糰食譜:粽子

View Post
  • 飲食

春分的華麗食譜:芋頭蒸肉湯

View Post
  • 在路上
  • 飲食

彎彎拐拐 繞出一片綠意山景

View Post
  • 自然
  • 飲食

為荔枝季畫下尾聲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