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發現

與甘藷相見的日子倒數中

  • 2022/05/20

tungˇgamˊsuˇxiongˊgien ge ngidˋeˋdo son zungˊ

大園

文 張雅婷 | 攝影 林家賢

目前臺灣栽種甘藷面積約 1 萬公頃,北部以金山、三芝、石門、大園、新屋、楊梅及竹東栽培面積最多,其中大園區總栽種面積約 25 公頃,甘藷品種以臺農 66 號紅心甘藷產量最多,其口感軟嫩、較多水分,胡蘿蔔素也較多,營養價值高。此外,大園也栽種臺農 57 號、桃園一號、桃園二號、桃園三號等品種。

大園青農陳士賢表示,此刻尚未進入甘藷的耕作期,農園裡一片綠意,是自己正在培育的品項。相較於金山,雖然大園甘藷栽種面積與產量未達規模,但因大園栽種地方多為紅色黏土,種植出來的甘藷表皮有光澤,採收期早,消費者約六、七月就能率先吃到大園產出的新鮮甘藷,直到中秋節都是甘藷產季。

除了供應鮮食,大園農會也投入甘藷農特產品的開發,如有金黃色澤的「甘藷麵」、以臺農 57 號甘藷製作的「冰心藷」,讓民眾自盛夏到初秋,都有機會享用美味營養的甘藷。

Share
Share
Tweet
羅 偉慈

Related Topics
  • 春分號
Previous Article
  • 發現

夢想的滋味紅艷酸甜

  • 2022/05/2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發現

在地人都知曉的好食材

  • 2022/05/2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發現

伯公廟旁的老樟樹,標誌庄與河流開發史

View Post
  • 發現

到產地拜訪竹田公主!花市聞名的千代蘭

View Post
  • 發現

守護老伙房的咖啡屋:屾植人心

View Post
  • 發現

食好無?在地物產的入口:美濃啖糕堂

View Post
  • 發現

拜訪梅子屋,細嚐季節水果的風味層次

View Post
  • 發現

糯米橋:一座改變地方的跨溪古橋

View Post
  • 發現

大路關石獅公

View Post
  • 發現

白沙岬燈塔:標誌歐洲建築技法的圓筒造型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