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建築
  • 生活與文化
  • 發現
  • 空間/場所

大煙囪:標誌製磚業風華年代

  • 2025/03/30

tai ienˊhamˇ:peuˊzii daˋzonˊeˋfungˊ gongˊngienˇ toi

芎林

文 張雅婷|攝影 KRIS KANG

芎林鄉文德路259號民宅旁小徑蜿蜒而上的半山腰處,突立一支巨大的紅磚煙囪,這是過去磚窯遺址中僅存的建築、有「芎林101」之稱的打磚窩大煙囪,也是新竹縣唯一四方造形的紅磚煙囪,高度17.1公尺,在頂端設計造型收口,屬講究美學精工的藝術之作。這座紅磚煙囪曾風華一時,不僅寫下地方繁榮的一頁,也歷經921地震、風吹日曬雨淋,仍佇立在山坡上屹立不搖。

打磚窩擁有天然的水脈和質地良好的黏土,紅磚色澤鮮豔且硬度強,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造就芎林在地製磚產業的興起。從日治時期開始,徐家就在此經營瓦窯製作紅瓦;1964年徐家第二代徐錦龍創立「金接成製磚工廠」並引進半自動化生產。為擴大產能,徐錦隆拆除原有的矮小煙囪,以鋼筋混凝土打造基礎後,使用質地堅硬的自製紅磚、配合古老的精湛工法搭建堆砌,改建成如今所見的大煙囪。

這支高聳大煙囪的建造是由徐錦龍帶著一家老小齊心協力投入。第三代徐素春回想,小時放學後,每天都和家人、鄰居,一起在這裡工作。製磚相當需要人手,從取土、養土、練土、成型、陰乾、入窯、窯燒、冷卻、出窯等程序,都再雇請村內鄰居幫忙,因而也帶動整個村的經濟收入。直到1980年代,隨著製磚全自動化生產,產業沒落,磚廠於1982年關閉。

2020年的「打磚窩地標重現」計畫,讓這座承載著製磚產業興衰的大煙囪,不僅重新轉型成承載當地人們對磚瓦記憶的歷史景點,也成為紅磚故鄉的象徵。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夏至號
Previous Article
  • 工藝
  • 建築
  • 藝術

鳳林新地標:以竹材蓋起的庇護所

  • 2025/03/30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建築
  • 生活與文化
  • 空間/場所

三灣圖書館:親子一起閱讀的所在

  • 2025/03/30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藝術

變裝就是,不斷穿上標籤再不斷脫下——變裝藝術家 UG

View Post
  • 庄內新聞
  • 發現

日本太太的客家料理教室——LaReine Taipei

View Post
  • 工藝
  • 庄內新聞

相信直覺,捏塑出理想的自己——米口・陶

View Post
  • 庄內大事記
  • 空間/場所

關係與定義,在聚集中發生——亼聚共作空間

View Post
  • 媒體

風裡面的情景,河裡面的時間——恆隆行內容總監彭永翔

View Post
  • 攝影

寧願不正經,不要不自然——攝影師汪正翔

View Post
  • 性別
  • 文學

成為身體成為妳——《bl!nk》總編輯・作家 ab 李姿穎

View Post
  • 空間/場所

從田野到書架,推廣在地飲食文化——米米書店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