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建築

鳳林新地標:以竹材蓋起的庇護所

  • 2022/07/05

fung limˇxinˊti peuˊ:iung zugˋcoiˇ hiˋge bi fu soˋ

鳳林

文 林鈺雯|攝影 方凱平

今年夏天,在台九線穿過鳳林鎮的路段、「美好花生」店鋪旁,一座八米高的竹材地景作品凜然坐落。以竹、籐等自然材質編織出的質樸與原始力量,讓內部空間像是一個能量承載體,不僅身體、心靈同步得到庇護,也在這個慢活小鎮創造出一座具有安定力量的場域,引導出與觀者間的靜謐對話。特別在這個大疫當前的時刻,提供了一處撫慰心靈的駐足點。

此座大型竹構是由「帶著一根竹子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享譽國際的藝術家王文志帶領團隊及花蓮居民,合作編織出一個幸福安定的家園意象。儘管工作期間大部分是雨天,無法整日完整施工的狀態,「慶幸從進場開始的前10日,老天爺很給力,大家也很有經驗的拼著做,從地基、結構、骨架,分秒必爭,各自職掌擅長的工程,從無到有完成了!」王文志說,這件作品以「露營」為概念,探索、回歸與自然共處的狀態;而工作坊的協作參與則為作品帶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聯繫。最後共同完成的竹材地景裝置,也帶來再次進入大自然擁抱的感動。

為了建構與自然共生的地景裝置作品,藝術家王文志自2000年起即帶領專業藝術團隊以竹、籐等自然媒材,在世界各地就地製作有機巨型裝置作品。觀眾走入這些裝置空間裡,可以安靜地躺下、觀看天井,聆聽自己的心跳,並感受生命的存在,透過作品引導與觀者之間產生的身心冥想五感互動。

除了戶外竹構地景裝置到今年底,由美好藝術策劃的室內展也於即日起展出到8月31日,內容從王文志工作室草圖、模型、小雕塑等逐漸孕育產生,展示王文志這位藝術家如何運用銅、鐵、鋁、玻璃、木材等多元材質創作,並結合「容器」的形式,為當代人們打造出具「承載」意涵的美好空間。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夏至號
Previous Article
  • 生活與文化

來杯梅酒聊鄉間生活祕技:找房子

  • 2022/07/05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建築

大煙囪:標誌製磚業風華年代

  • 2022/07/05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建築

問答 建築師鍾心怡 深植在生活經驗和需求的建築語言

View Post
  • 建築

三灣圖書館:親子一起閱讀的所在

View Post
  • 建築

大煙囪:標誌製磚業風華年代

View Post
  • 建築
  • 文化

自海岸記憶長出的新地景

View Post
  • 建築
  • 文化

向大自然借景的美術館

View Post
  • 建築

現代建築現蹤田埂間

View Post
  • 建築
  • 設計

鍾秉宏:從建築到策展,由生活反思批判

View Post
  • 地方與全球
  • 建築
  • 文化

蕭屋洋樓即將迎來蛻變之日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