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ˊtiauˇzongˋvugˋkaˊge lu, con hiˋmiˊidˋton ge HAKKA siinˊfu
cabˋfa gaˊ: qiˇsii hienˇzonˊfongˋ
採訪、文 Diane Tang|攝影 KRIS KANG
充滿手感溫度與質地,散發著一絲童趣與奇幻感,這是Nic Hsu徐世賢筆下插畫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原本資管背景的他,為了學習更專業的創作方法,並接收更多元的文化刺激與薰陶,遠赴英國攻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視覺傳達研究所,畢業當年即獲得英國WIA世界插畫獎圖書類新銳首獎,至今不僅有商業合作,也展開多元類型的創作。此次,他參與《靛花》附錄產品——旋轉紙花的企劃討論與色彩設計,將概念繪製成封面帶有詩意、虛實交織的景象,勾勒出一段又一段通往客家身分的路徑⋯⋯
回家的三條路
「隨著旋轉紙花的降落,不同路徑、不同速度、不同風景,願你也找到回家的路。」在封面中,Nic以回家為主題進行創作,畫面中交融了三條回家的路——從苗栗返公館、從台中返苗栗、從英國返台灣,講述自己從小到大移動時的心境,而正巧這三條路,也對應著自己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時期。他為之下了註解:「三條回家的路,串起我每一段的客家身分。」
「我是一個經常在移動的人。」孩提時期,住在苗栗市的Nic,經常搭著父親的車,穿梭於田野鄉間,回苗栗公館的奶奶家過節。客家家族相當重視團聚以及祭祀的禮俗,因此對他而言,回公館是最具有客家血緣象徵的「回家」。公館的家形式上代表Nic的出身根源,重視既有的人情禮節,卻也讓小時候較為內向的他,感到那一份肩負著客家使命及傳承的壓力。
國中畢業後,Nic至台中就讀高中,每週五補習班下課才搭上末班客運回家,「直到看見夜裡發光,寫著『公館苗栗出口2公里』的出口預告標誌,才覺得自己變回客家人。」夜晚的客運行駛於暗黑的國道公路上,似乎是一段讓Nic轉換身分的隧道,北上就讀大學時亦如此。
相對於前兩段的具體返途路徑,Nic第三條回家的路則為一條抽象的通道:前往倫敦深造插畫時,於倫敦租屋處的廚房煮著客家經典菜餚梅干扣肉,以通訊軟體向家人詢問料理手法,盤上冒出的煙縷就彷彿是回家的路,而Nic作品中標誌性的「飛鳥」,也象徵著飛機的形體,傳遞著對於家鄉的思念。
創作關鍵字
「回家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回憶的串連」是本次插畫封面的三個關鍵詞,他也根據這三段記憶選擇了旋轉紙花上的顏色。這是Nic從英國進修插畫時習得的創作手法。「早期我的創作方式多是想到什麼畫什麼,但經過關鍵字的訓練,不僅可以確保主題的聚焦,也幫助我尋找參考資料與用色,使創作不偏離主題。更重要的是,在闡述創作和向業主提案時,都能夠協助他人更瞭解作品。」而自英國帶回來的技能,也能從他的畢製作品《Place Lag》護照、陳冠良散文集《畸行》書封、壓克力原畫創作《羅瓦涅米:大雪》這三個重要作品中,逐漸看見Nic由隨性到具有創作邏輯、執著於學院創作手法,到融合市場需求與個人特色,一路上蛻變並解放了的創作思想,更象徵著創作意識的回家。
與日常共存的客家血液
由於父母親都出身自苗栗客庄,Nic自然是所謂「純正」客家人,也能夠以簡單的客語和家人對話。然而,Nic表示,平時不會特別強調客家身分。「身為客家人其實本就融合在我的日常中,對於生活沒有太多的影響。」不過,關於族群的認同感,食物與味蕾似乎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有人說很喜歡吃客家菜,我會覺得很自豪,也會非常樂意地主動與他們分享這些客家菜的烹調方式。」有著好手藝的Nic說道。「相較來說,我比較喜歡吃異國料理,可是有時還是會想吃傳統的客家菜,像是客家小炒、梅干扣肉等。我覺得它就是很熟悉的味道——很鹹、很油!但很香!我久久沒吃還是會想吃一下,它已經深化在我的記憶裡了。」
儘管認為客家的身分對工作不太有直接的影響,但自己若是發現了優秀的客家創作者,像是插畫家鄒駿昇、歌手田馥甄,仍會有一份驕傲感。「我相信客家人的潛在個性是可以幫助創作的,就像是吃苦耐勞,能夠體現在創作細節的掌握,或不厭其煩地與業主溝通;節儉的特性也可以在預算、時程拿捏更為精準。我可以說,這是一個很榮幸的共存。」
一件與客家羈絆的物件
idˋ kien iˊ HAKKA kienˊ ban didˋ dungˊ xiˊ
乾燥梅干菜
前往英國唸書時,有著一半客家血統的朋友送機時給了Nic一包乾燥梅干菜。經過長途飛行,深夜抵達青年旅店,一打開行李箱,梅干菜氣味撲鼻而來,是股濃烈又熟悉的味道;那時才發現,原來自己與客家原鄉的連結這麼深;日後藉由親手料理「梅干扣肉」就能緩解思鄉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