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 tien fa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 立即訂閱
  • 地方與全球
  • 生活與文化
  • 探索與發掘
  • 會員中心
  • 關於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 聯繫我們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靛花 tien fa
  • 發現

食好無?在地物產的入口:美濃啖糕堂

  • 2022/12/23

siid hoˋ moˇ?cai ti vud sanˋ ge ngib kieuˋ:miˇ nungˇ danˋ gau tangˇ

美濃 miˇ nungˇ

文 張凱清|攝影 林科呈

啖糕堂是由李英傑、蔡妙青夫妻所創,兩人年輕時常到美濃窯、美濃湖、母樹林一帶,喜歡吃美光粄條,過年時也會帶小朋友來美濃看花海;後來也從高雄市區搬到美濃生活。有天他們吃飯時突發奇想:美濃米這麼好吃,何不拿來作麵包?兩人就此踏上創業之路。

一開始他們與美濃農會接洽,用橙蜜香小番茄來實驗糕點,而後用美濃米為基礎,不僅自然健康,帶芋頭香「147號美濃香米」做成的長棍麵包,口感軟Q,也成了店內的特色糕點。儘管冬季盛產白玉蘿蔔與小番茄,但支撐在地四季的重要產物莫過於野蓮;因此啖糕堂推出野蓮吐司及野蓮味噌麵包,成為熱賣的鎮店之寶,店裡的每種配方都有無法被標準化的獨特巧思。

堅持小店哲學

夫妻倆搬來美濃後,聽左鄰右舍說才知道客家老一輩賣屋並不貼「販售」字樣,才偶然找到現在的老屋店址。相較於過去都市鄰里的冷漠,兩人笑說常收到來自鄰居熱情分送的白玉蘿蔔或醃蘿蔔。在美濃生活,對台灣一般給客家人貼上的「小氣」標籤,也有了不同看法;蔡妙青眼中的客家人非常珍惜賺來的每一分錢,即使是一塊錢也不馬虎。「這不是小氣,而是人際相處的尊重,也是面對生活的踏實認真。」

從這種踏實出發,兩人將在客庄體會到的惜物觀,結合「食」的推廣,也「拾」回一份在生活中認真付出的美好態度。有些網路留言對啖糕堂的麵包價格不滿,直言「在美濃也敢賣這麼貴?」蔡妙青也坦然回答:「為什麼不行?我們使用的食材比其他店都好,連在市區也不見得能用這樣的價格買到天然糕點。」

以「食」連結地方

過去夫妻倆在大型糕餅業的產線工作,在創立啖糕堂後,也開始在與顧客的第一線互動中聽見更多需求。有不少常客鼓勵他們「一定要堅持,沒有你們,我們也吃不到這樣的東西」,這也促使兩人不管營業額再少,也努力堅持著「創新、自然、共生」的理念。

啖糕堂的製糕哲學,是「吃進口中的東西,身體不會排斥」,同時也以地方共生為原則,堅持採用小農產品。有不少客人吃了糕點後,回頭跟農夫購買農產品,讓在地農產有機會與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結合。

Share
Share
Tweet
kyra900420

Related Topics
  • 冬至號
Previous Article
  • 發現

拜訪梅子屋,細嚐季節水果的風味層次

  • 2022/12/23
View Post
Next Article
  • 發現

守護老伙房的咖啡屋:屾植人心

  • 2022/12/23
View Post
You May Also Like
View Post
  • 發現

守護老伙房的咖啡屋:屾植人心

View Post
  • 發現

拜訪梅子屋,細嚐季節水果的風味層次

View Post
  • 發現

糯米橋:一座改變地方的跨溪古橋

View Post
  • 發現

大路關石獅公

View Post
  • 發現

白沙岬燈塔:標誌歐洲建築技法的圓筒造型

View Post
  • 發現

有漫畫與麵包的果宅咖啡

View Post
  • 發現

台一線上的慢.食堂

View Post
  • 發現

只在夏夜裡迸裂的煙火 ——穗花棋盤腳

靛花 tien fa
  • 關於我們
  • 訂閱說明
  • 聯繫我們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前天看到一隻兔子,昨天是鹿,今天,你。

Input your search keywords and press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