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siid miˋ ge hiongˊ hi :liongˋ bagˋ liˊ banˋ tiauˇ
鹿野
文 林鈺雯|攝影 李維尼
這裡的粄條每日從屏東內埔製作寄過來,所有食材也都是菜商從屏東麟洛新鮮派送台東,200哩粄條的老闆陳宜平說,真正好吃的料理,做起來並不簡單。「我做兩碗粄條,就需要十分鐘了。」他不大理會要求加速出餐的遊客,高齡76歲的陳宜平十分率性,對每一碗粄條品質有其堅持。
「我的湯頭跟傳統的完全不一樣!」這碗粄條的湯頭並不加入太多料,也不是高湯;店中料理台上一碗切得短細的高麗菜乾,是客家人擅長製作儲存來用的冬菜,也是剛剛加入餛飩湯的細絲——日曬過的菜乾保留著食材的香氣,湯底嚐得到發酵的鹹味,喝起來與加了鹽巴的單一鹹味完全不同。「這不是傳統作法,是我特別改良過,試圖保有原有的風味。」他說。為什麼一碗粄條要等這麼久?陳宜平解釋,他的粄條要煮到一定時程,把米香煮出來,如果煮太快,吃起來還有「米漿」味,而不是米的香氣。「其實這個秘訣也沒有什麼。早期不只是粄條,以前米苔目也不加醋跟鹽巴,沒有加很多料。我本身就是內埔人,最傳統的粄條就在我們六堆的內埔啊!」
200哩粄條自製小菜每一道都值得嚐,老闆說退休後才做這行,現在年紀大了,只有兩個人做不了太多,每天光洗碗就要花三小時,菜單相對之前已減少很多品項。據在地熟客推薦,除了湯粄條,麻醬麵也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