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ˊ fongˋ「paiˇse seu ngienˇ」giongˊgiongˊ
paiˇse hoˋse, enˊdeuˊsun sii iˇviˇ
文 吳亭諺|攝影 陳冠凱|場地協力 和平阿帕
用早睡早起過生活、循歹勢好勢做唱片,終於全職創作的獨立樂團「拍謝少年」,發行了他們的第三張專輯。從獻給所有怪咖的抒情,到遶境最炫主打單曲,貝斯手薑薑說,這張新碟裝載著百樣的思慮,只因所有好壞、順逆皆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今年四月底,「拍謝少年」發了轉為全職音樂人後的第一張專輯《歹勢好勢》,順著發片氣勢,原先預計推動一系列的巡迴演出,卻遇到疫情升溫來攪局,只能暫時喊卡。採訪的這天,全台已經處於三級警戒快兩個月,我們和貝斯手薑薑相約以線上視訊的方式,聊聊近況與對新專輯的想法。
#生活
#早睡早起
談起三級警戒後的生活,薑薑說除了做音樂的時間,其餘大多圍繞在煮飯、運動及閱讀上。身為晨型人的他,一日生活十分規律,每天早上七、八點自然醒,吃點早餐後,就會視天氣狀況,選擇在家運動或外出跑步;午前處理行政工作,下午練琴、寫歌,晚上煮飯、看書、 看電影,然後又早早上床睡覺。
好在拍謝少年的團員較少,即便不能表演, 但目前每週還是能固定練團幾次,「樂團其實很像運動員,需要維持演出的訓練,維持一個狀態跟默契。」薑薑說,尤其專輯製作跟現場呈現的邏輯又不太一樣,透過練團,才能不斷提升現場演出的水準。
#創作
#歹勢好勢
新專輯《歹勢好勢》從寫歌到製作,可以說幾乎都是在疫情期間完成的,「那時候寫歌狀態有點像是,雖然身體被禁錮,但心靈想要跨越某些疆界。」其中〈時代看顧正義的人〉、〈山盟〉完成於 2019 年底,彼時,台灣的同婚公投結果不如預期、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正如火如荼,對於未來,他們十分憂心。而這樣的心情都被記錄在歌曲中,相較於第一張專輯《海口味》的青春、第二張《兄弟沒夢不應該》轉大人的熱血,近期推出的《歹勢好勢》更多了一些沉澱,以及對社會的關懷。
至於專輯名稱,則是在和金曲歌王謝銘祐討教台語歌詞時,靈光一現的詞組。「歹勢與好勢,字面上是壞的狀態和好的狀態,當然隨著使用習慣、語境不同,又會有其他意思,但當他們擺在一起,就成為一種福禍相依、陰陽相存的狀態。」薑薑以說文解字的語氣,向我們說明這次的定名。雖然並非因著疫情而刻意為之,這次的專輯命名,卻也與現今的狀態有些呼應 ─ 儘管疫情的出現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防疫之下,人們反倒有機會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衍伸出新的生活習慣與工作模式。到頭來是歹勢,還是好勢,終究是一體兩面的狀態。
#協作
#各樣各色
薑薑接著談起這次與多位音樂人、不同藝術家的合作,例如歌曲〈你愛咱的無仝款〉就是為楊力州導演的系列短片《怪咖》而做的主題曲。
《怪咖》裡,力州導演訪問了多位在重要議題上有影響力的「怪咖」,像是長相兇狠霸氣的動保工作者;一對好不容易在同婚法通過後成婚,但想要求子,卻是不被允許的同志媽媽等。薑薑描述,在寫歌之前,導演先給他們看了部分片段,讓他相當震撼,也非常有感觸,因此這首歌就是想獻給那些,在社會中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人,告訴他們「你不孤單」。
而歌曲〈百百人生〉的 MV,則是跟關注已久的漫畫家陳繭與白輻射影像合作,故事闡述一對在菜市場長大的兄妹。兩人的成長歷程,以及長大後,有人離家、有人接手家業的生活對比,歌詞「莫為著生活失去自己」在曲中不斷重複,彷彿為每個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人打氣。
「我本來就超級喜歡看漫畫,一直很想跟陳繭合作,這次我們在歌曲旋律還沒完整之前,就找了他一起想故事腳本。」相較於以往先完成歌曲,再找中意的合作者;這次,他們從故事設定出發,再接著把歌寫出來,而後更找了「Tizzy Bac」主唱陳惠婷一同詮釋,讓概念更加完整。
#出巡
#實驗實踐
新專輯裡,還有一首充滿宮廟感的〈出巡〉,是為合作多次的藝術家好友李文政而做。最近專注於宮廟文化的李文政,提出想把轉型正義的議題,跟台灣人最熟悉的遶境結合,並以 Cyberpunk 的方式呈現,於是拍謝少年便著手創作主題曲〈出巡〉。
身為大甲鄉親,薑薑對於遶境的連結深刻,也一直想做「可以在宮廟活動大聲播放的搖滾樂」,因而對此時有觀察:「以前宮廟遶境放的是『廣 High』(香港舞曲)、韓國歌,近年則是嘻哈,像這次我參加大甲媽出巡時,就聽到草屯囝仔,都是 beat 比較重的電子節拍。」融入這樣的音樂特色,〈出巡〉邀請了電子創作團體「三牲獻藝」一同合作,加入諸如嗩吶、北管等傳統樂器,打造出身在廟埕的錯覺。
#記憶
#有滋有味
也許因為是從音樂和拍謝少年,開始認識薑薑,對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台語搖滾樂的創作,在得知薑薑是客家人時,覺得有些意外。
「我阿公是客家人,但他很早就離開客庄,爸爸也不會跟我們說這些,所以一直沒有特別的感覺。」薑薑坦言,雖然有客家血緣,但自己對於客語、客家文化沒有太深的了解,直到上了大學,發現同學沒吃過薑絲大腸、花椰菜干等家常菜,才意識到這些習以為常的料理,都源自於客家身份背後的飲食習慣。
大學時,他也因為接觸到林生祥、謝宇威、 黃連煜等客家音樂人的創作,開始感受到客語歌的魅力,「對於客語,我完全沒有脈絡,雖然它不會是我認識世界的媒介,但仍會想去欣賞它的美。」而不會說客語的他,則有一個特別印象深刻的經驗,是某次因著歌手黃子軒的邀請,一同到日本演出,當時為了合音,藉機學習了幾句客語。
問起若要以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眼中的客家,薑薑笑著說:「應該是『對醃漬物有絕佳品味的人們』,你看像是豆仔乾、福菜都是啊!」他解釋,福菜其實是指一種做法,一般最常見的是用芥菜來醃,而他最喜歡的是用蘿蔔葉做的,「這比芥菜猛超多,配上三層肉非常解膩!」但由於蘿蔔葉帶刺,處理起來十分費工,因此鮮少有人販賣,也較難取得。 此外,閹雞也是心頭好。過去常用來敬神祭祖的閹雞,肉質肥美細緻,外皮金黃油亮,單吃或搭配桔醬都是一絕,只見薑薑神情認真地表示,「在台灣,客家人的閹雞應該沒有什麼對手吧。」
#在所有言語之後
一邊談論著美食,嘴饞之餘,薑薑也一邊回憶起幾年前為電影《拔一條河》寫主題曲時看過的片段,記得裡頭的新住民媽媽說:「我的小孩可能不會說我家鄉的語言,但他永遠會記得我家鄉的味道。」這讓他非常感同身受,雖然語言、習俗會隨時間逐漸淡化,但熟悉的滋味,總能在不經意間,勾起最溫暖的記憶。
一件與客家羈絆的物件
福菜
薑薑說,以前都會幫阿公做福菜,像是放在稻程曬、搓鹽、 殺菁等,現在因為阿公年紀太大,無法親力親為,只得改為花錢請人做。但福菜仍是家裡不可或缺的食材,最經典的是搭配滷肉,或者蒸魚時切碎加入,都會讓味道更有層次。
公開信
給 致力於藝文現場工作的大家
疫情的影響帶來了許多不安、恐慌、徬徨的情緒,或許暫時必須得想想其他法子維生、過活,但走過的路會在我們身體裡扎扎實實地留下點什麼。
只要時時確認好喜歡的心意不曾改變, 把日常生活的每一刻盡可能過好,靜待那個起風的季節到來,就能再度出航了。
薑薑
2021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