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 siiˋsogˋiangˋbanˊge lagˋginˋdenˊgien zugˋkiunˇ
文|謝名恒 攝影|Kris Kang
走上中壢國小前的天橋,穿過車水馬龍的台1線,往下俯瞰,左邊為中壢分局的所在地,右邊則是建於1941 年的中壢郡役所警察宿舍,現稱「壢景町」。早期這一帶總被樹叢密密包圍、很不顯眼,雖然位於學子們上下課、搭乘公車的必經道路,但大多總是匆匆路過,不會駐足停留。
在經過多年的修復再造過程,2019 年年底「壢景町」正式開館營運,與先前同樣以日式老建築整建開放的「壢小故事森林」和「中平路故事館」,共同成為中壢故事館群三部曲的最終章。園區內有三棟主要建築,主要規劃為藝文展覽、餐飲和公共教育空間使用,目前作為中壢民主發展紀念展覽空間,主題特展有「櫻花紛飛記憶-壢景町的前世今生」、「為民主插電-看見1977中壢事件」。
回憶起這宿舍群的身世,幾乎可視為中壢地區發展的縮影。它始建於日治時代,走過國民政府遷臺、動員戡亂時期,直至今日修復完成且開館營運,悄然無聲地見證了警政變遷與民主轉型的過程。戰後不久,中壢分局接手作為警察宿舍,其後則提供給中壢分局、中壢國小、中壢鎮公所、省府人員使用,其中一株百年櫻花樹更是屹立不搖,現今依舊英姿勃勃的盛開著。
值得一題的,是壢景町對面的中壢國小,就是爆發「中壢事件」的所在地。那是 1977 年 11 月的地方公職選舉,距離正式解嚴還有十年之久,但當時的政治氛圍很巧妙,肅殺中帶著不安,其中更是反映在桃園縣長的選情之上。當時位於中壢國小的投開票所,被監票民眾檢舉疑似舞弊行為,群情激憤的選民湧向中壢分局抗議不公,進而破壞窗戶、翻倒警車,鎮暴警察為壓制失控的現場而開槍,不料擊中民眾與學生導致身亡。這是台灣史上首次民眾自主集結發聲,更可說是街頭運動的濫觴,催化著民主發展的重要進程,也塑造出中壢在民主歷史中的重要發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