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ˊminˇximˊzungˊiunˋienˋge foˋcaˊteuˇ
文字|吳哲銘 攝影|施清元
昔日東勢支線終點東勢火車站,因台鐵裁撤而成為客家文化園區。然而,也因此背負防禦型聚落的枷鎖,今年 7 月,營運超過一甲子的東勢舊火車站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即將兼顧鐵道與客家文化,結合兩者重新開幕。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前身為東勢火車站站區,總佔地面積約 5 公頃,為昔日台鐵東勢支線的終點站,1959 年正式通車後,主要乘載大雪山林木業興盛時期出口運輸、德基水庫新建水泥用料進站運輸;1971 年至 1991 年間,因東勢水果產業關係,轉型成為大宗農業肥料進站運輸,同時也是在地學生往返豐原、台中通學的交通工具。起初東勢車站盛況非凡,日後隨公路交通運輸系統的趨勢發展,以及林業的禁伐政策,東勢支線運輸量逐漸減少,於 1991 年廢站停駛,在營運短短 32 年歲月裡,不只見證東勢產業更迭,更搭載了居民許多共同記憶,至今 6、7 年級以前的民眾,大多仍稱為「火車頭」多過於文化園區。
1999 年,在「還我母語運動」浪潮下,客家族群意識逐漸抬頭,在行政院成立客家委員會不久,台中縣政府選定東勢火車站改建成為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而原來東勢支線也搖身一變成為東豐綠廊單車道,成為當時台灣少數的單車專用道之一,2004 年落成後,每到周末遊客絡繹不絕。然而當時文化園區的設計,也因在浪潮之下,在地客家意象鮮明,除了將月台以紅磚牆方式包圍外,週邊環境更以以往客家防禦型聚落的「石圍牆」卵石石駁崁包覆,不僅造成原月台改造的紅磚牆客家文化館在層層包裹下,顯得親民度不夠,遊客動線也十分雜亂,更成為園區以東的田園景觀、單車道與市區商圈間的一道屏障,與居民印象中原先東勢火車頭的通透感大相逕庭。
因此,歷經兩年多的規劃與設計,新的設計回歸居民印象,將自行車道動線重新調整,並以景觀空間手法重新設計,呈現乾淨的綠地、裝置藝術、園區的自然背景與人文景觀相互呼應的穿透感,希望讓更多遊客可以進入園區,並引流到東勢街區,讓營運一甲子的東勢車站,可以成為再次帶動 921 大震後,日益萎縮街區的經濟火車頭。
而目前該工程已在驗收階段,並即將在今年7月,以嶄新又符合居民印象的火車站面貌與記憶重現,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也將配合開幕,辦理一系列客家文化活動,讓阻絕已久的記憶與客家文化,可以在此聚攏、成形、捻轉再聯結,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