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ˋgamˋ qied dui siinˇ ximˊ
ngidˋsongˇduˋtiˋfi sadˋ gie ge bunˋ ziidˋ — zonˊfongˋliˋmiˊiˇ
文 Stella Tsai|攝影 日常散步 李盈靜
26歲開始做平面設計,李美瑜2003年創立了品牌「蘑菇」,從平面設計跨到產品,甚至創辦了臺灣小誌代表之一《蘑菇手帖》;實體販售店面開張後,樓上的蘑菇咖啡更成為赤峰街的標誌店鋪,一開15年,直到2021年劃下句點。而曾經連兩釐米都不放過自己的李美瑜,也在近年漸漸摸索出身體最舒服的頻率,越發朝自然靠攏。「最好的設計都與潮流無關。」是她貫徹始終、同時令蘑菇能在這萬家燈火的設計時代裡,始終屹立不搖的重要初衷。
請聊聊您最近在做的設計,近年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元素、風格或靈感來源?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與自然相關的事物,平時也常一個人去山中的步道健行、觀察存在於自然裡的圖騰與顏色層次,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靈感與頻率。自然的氣息對我的生活充滿助益,我特別喜歡在山裡深呼吸,從這個動作中獲得很多靈感,近期也想試試將深呼吸化為設計的題材。
在我開始做設計的那個年代,蘋果電腦才剛流行,一切都很手工,因此我用電腦的邏輯跟現在的設計師不太一樣。我會用剪刀做大量的拼貼,也會用紙筆畫下手稿,最後才丟到電腦裡完稿。我不太依賴電腦,也偏好將設計做得更「手感」一些,這次棉紗布巾的客家圖樣也是偏手感的設計。
我喜歡走進自然,從自然中獲得圖樣的靈感,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很療癒,也讓我能更放鬆看待每一個決定。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糾結於設計上幾釐米的差異,因為不懂化解,而讓自己處於不太好的狀態。去年讀到日本生活手帖,總編輯花森安治說:「無論身處什麼時代,切記要用敏銳的感知、真誠的眼光,與辛勤的雙手來創造美好的事物。」這段話成為我近年時刻提醒自己的箴言。
成為設計師多年,有沒有哪個重要的里程碑或案例,是您至今難忘的?
記得是2007到2008年間,蘑菇團隊幸運地接了臺灣無印良品的形象廣告案子,還記得當時日本無印良品做了「地平線」,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要如何與臺灣有所連結。我們發揮蘑菇手帖的精神,全臺跑透透勘景,做出三個平面稿,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覺,蘑菇也能做好一個完整的企畫。
在與無印良品合作的過程中,我也在學習他們的設計。對我來說,無印良品的設計非常接近「本質」,不管是因應日常生活所需、或因應使用者習慣而產生的設計,都很貼近設計的本質,而非單純為設計而設計。這一點影響我很深,後來做蘑菇的產品時,我也從來不做潮流或季節性的商品,也盡可能選用原生材質,讓產品能在地球上達到有機的循環。
蘑菇有過許多跨界合作,什麼是您在做設計時最重視而且絕不妥協的?
A 真誠。近年我已經練習放掉過往對兩釐米的要求,但至今不放的就是對「真誠」的堅持,不管是設計上,或是與客戶的連結。
產品設計的時程多半拉到一年以上,中間我與客戶的關係都會維持一種特殊的默契,若即若離、不過分親密,但我十分樂意解決各種問題。過去我還會接一些國際的廣告案,但為了滿足制式的規則,即便做的好也沒有那麼快樂;現在的我會選擇頻率相近的客戶,當雙方都保持真誠時,合作過程就能保有良好的頻率與互動關係。
視覺溝通脫離不了人與人的互動,保持真誠,就能遇上好客戶、一起延續長久的良好合作互動,也是我現階段最重視的事情。
您對臺灣近來的設計潮流與消費者喜好有什麼想法?
我其實不關注潮流,蘑菇也從來不跟隨潮流。
我始終相信「最好的設計都與潮流無關」,很多時候設計師只是給一個基礎原型,讓使用者以自己的習性與習慣去使用產品,產品也能因此激撞出嶄新的生命力。
比起潮流,我更關注設計的本質,也是這個想法讓我能在設計領域做到現在,更不用擔心退場的時機。我用設計創造一個選擇,讓需要的使用者找上門來,這個平衡讓我相信設計這門工作可以做一輩子。
聊聊這次與《靛花》合作的隨刊贈品設計靈感、細節,以及您與客家的淵源?
我是來自新竹竹東客家人,當初提出合作邀約時,我想了很久,身為客家人,我倒從沒想過自己有什麼特別的。真的要說讓我有感的客家特色,應該就是食物吧!
設計時我一邊想著家裡常吃的食物,一邊就拿出紙筆畫下來;首先是線條狀的粄條,再從線條連結到河流,加上河流的色塊;接著是我超愛吃的蘿蔔,手繪的三角形是田埂上的蘿蔔乾,每個都不一樣,如同蘿蔔乾每一塊都各有形色。最後是我母親的拿手菜紅糟肉,客家人過年為了保存食物,會將豬肉放進紅糟來處理,是我家過年的名菜,代表紅糟的紅點也像是花火,有著歡慶的意味。
我就這樣直覺地手繪出這三道家常菜的圖樣,絹印在質地同樣樸實的棉紗布巾上,些微的膠感,洗過後使用,會更有一番近似客家美食的質樸況味。夏天到了,一條觸感、視覺都舒服的棉紗布巾,就是家常良伴。
棉紗布巾印製過程直擊
跟著李美瑜造訪位在新北市蘆洲區的絹印工廠這天,老闆一人正在工廠裡加緊趕工。單手將絹版對準機台上的布巾,另一手拿著刮刀自上而下劃過,全程不到半分鐘,這是做絹印三十多年練就的快手。李美瑜補充,而且油墨易乾,印的時候完全不能猶豫。
儘管作業流程不複雜,絹印還是非常考驗功力。假若施力不均勻,布料就會出現明顯深淺,甚至會因為油墨太多造成圖案糊掉,或發生絹版背面被油墨弄髒的問題。而這天造訪工廠的目的,是想要調整其中一款布巾顏色,李美瑜拿色票跟老闆討論,該怎麼調色,全都在老闆腦袋的資料庫中。
不管是絹印還是後續的車縫加工,蘑菇長期合作的對象都是像絹印工廠這類的中小型工廠,李美瑜說,近十年台灣紡織產業朝兩極化發展,不是規模超級巨大,就像絹印廠由老闆一人經營,或是採取分包作業的家庭代工。不管是哪一種型態,她的經驗分享:師傅們的經驗都相當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