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 saˊ gapˋ denˊ tapˋ:peuˇ zii bagˋ ngienˇ gien zugˋ giˊ fabˋ ge ienˇ tungˋ co hinˇ
觀音
文 陳芊余|攝影 林家賢
節氣立冬後,冬意未透,車行台61線桃園縣觀音鄉海岸,途經草漯沙丘、大崛溪北海岸、白玉海堤⋯⋯等景點,從一大片荒蕪沙丘到海天一線的大海只需短短的五分鐘車程。靠近海岸,一眼就可見到雪白塔身、黑頂造型的白沙岬燈塔。它建於1901年,是臺灣西岸重要燈塔,完工至今已超過一百二十年。與日治初期日人所建的臺灣其他燈塔不同,整座燈塔是19世紀明治晚期融合歐洲燈塔技術建造而成,以石材為主,平滑工整的外觀採圓筒式設計,下大而上小逐漸收分,與清末設置的澎湖西嶼漁翁島燈塔及鵝鑾鼻燈塔同屬一類。
塔高原本超過38公尺,因二戰摧殘後受損重建,使高度遞減為27.7公尺。不過,站在塔前仍能深刻感受到當初建造時展現出的韌性與頑強。
白沙岬燈塔技工計永德,從小就跟著擔任燈塔守護人的父親在島上各個燈塔工作,小學四年級開始即在白沙岬燈塔宿舍內生活,他提起就讀觀音小學時,班上同學們幾乎是客家人,讓一開始完全聽不懂客語的他,久而久之也學會一些簡單的客語應答。
長期耳濡目染燈塔作業工程的計永德,對燈塔的運作、照顧、修理、保養之道瞭若指掌,甚至工作之餘著迷製作臺灣燈塔模型。從燈塔技工換班時所使用的手轉螺旋秤頭、頂端的燈火中心、閃光機等,都是駐塔技工每週固定會擦拭上油保養的夥伴;冬季風大約到7-8級,則會視天氣情況擦拭燈窗。「現在燈塔設備日新月異,設備較科技的船隻們幾乎都已採用GPS定位。不過,守護燈塔這份職業不會消失,它依然會為較傳統的船隻導航回家的路。」
發現「灰作材料」地標
di lu hong fadˋ hien「foiˊ zogˋ coiˇ liau」ti peuˊ
水泥未普遍運用前,灰作材料與技術是常用的建築材料與施工技法,從當中可找到當地的環境與特色。各地區、匠師通常會有不同施作方式,使用材料種類雖差異不大,但配比有明顯的相異。本期《靛花》在採訪路上遇到了三座地方建物,由黏土、石灰,還有加入黑糖與糯米等灰作材料來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