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iˋ kieuˇ:idˋ co goiˋ bien ti fongˊ ge go haiˊ guˋ kieuˇ
國姓 guedˋ xin
文 洪健鈞|攝影 黃毛
橫跨南投縣北港溪的「糯米橋」是過往北港村聯外通道,為山城代表地景之一,屬國家三級古蹟、國內少數以「橋梁」為主體的法定史蹟建物。目前不僅轉型成在地重要的休閒觀光景點、販售國姓自產咖啡,今年初國姓鄉公所更斥資增設光影投射設備,將糯米橋轉化作為夜間藝術作品。
談起糯米橋的由來,「早期由於水泥還沒普及、材料又昂貴,造橋時,先民利用製作『粢粑』(麻糬,客語:qiˇ baˊ)的方法,將糯米加水搗碎後蒸熟作為黏合劑,摻入黑糖、石灰等材料,順利黏著石塊建成橋梁,成為『糯米橋』的起源。」現年七十五歲的葉佳壇,曾擔任北港村連續五任村長,1990年代開始協調公部門進行多次「橋梁修復」工程。他表示,儘管糯米橋早期使用「糯米黏合」技術建成,但因現今橋梁結構皆已採取較現代化的水泥灌漿工程,同時也因高齡匠師凋零導致早期工法失傳,因此現在僅「紀念性」地將黑糖、石灰等傳統混合材敷於橋體表面。
2003年北港村民申請成立糯米橋休閒農業區,透過農委會劃撥經費施作各項硬體設施,同時串聯投80線鄉道沿線的清流、中原與眉原等部落景觀,帶動地方的旅遊發展與特色農產開發。
發現「灰作材料」地標
di lu hong fadˋ hien「foiˊ zogˋ coiˇ liau」ti peuˊ
水泥未普遍運用前,灰作材料與技術是常用的建築材料與施工技法,從當中可找到當地的環境與特色。各地區、匠師通常會有不同施作方式,使用材料種類雖差異不大,但配比有明顯的相異。本期《靛花》在採訪路上遇到了三座地方建物,由黏土、石灰,還有加入黑糖與糯米等灰作材料來建造。